“从今年年初开始,收入就逐步下滑
为了维护队伍稳定,今年6月,南昌市交通运输局约谈多家企业,明确指出使用私家车或租赁车配备驾驶员,从事按照乘客意愿提供运输服务并按里程和时间收费的客运服务是违法行为,将加大对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一旦查获,最高可予以3万元处罚
作者:蔡颖辉
“野蛮生长”问题多多
专车的快速发展很快就让传统出租车无法应对,并不断有“叛逃者”加入对方原因何在?有业内人士指出,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存在“软肋 ”
“不可否认的是,召车软件的出现确实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需求,倒逼了行业改进所以我们与全国其他地方的行业管理部门一样,都处于观望状态,等待交通部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客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从上至下对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这种新兴的互联网约车予以定性并给出具体指导意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才能心里有数,遵章而行
如果说这是一场比武的话,传统出租车行业作为“江湖老手”在“武林新秀”专车面前,可谓是节节败退一方面是出租车企业与从业人员的抱怨,一方面是搭上互联网的专车服务确实满足市民需求,出租车行业面临的矛盾亟须破题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
出租车行业存“软肋”
按国家规定,城市出租车运力应按城市市区人口25至30辆/万人的比例投放按这个比例,南昌投放的出租车应为12500辆至15000辆而据南昌市客管处发布的数据,2015年城区出租车总数仅为5453辆
专车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以补贴、折价优惠等形式发起了价格战,其“野蛮生长”使得南昌市出租车经营空间受到挤压由于补贴额南昌市社保卡查询度较大,出租汽车又不享受该平台的补贴政策,现有城市客运市场的价格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各类专车、快车接入量的攀升,省城出租车行业正遭受冲击记者了解到,出租车行业出现了司机收入减少、流失严重现象,而招人却越来越难;与此对应的是专车市场份额的悄然增长
一年多流失司机逾千人
江西日报记者 蔡颖辉
一边是运力供应不足,一边是拒载、服务态度差等投诉屡屡发生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南昌出租车拒载投诉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今年1至7月,共受理2785起关于拒载的投诉案件(含误投、恶投),占投诉总量的47%,平均每天至少有13起有关出租车拒载的投诉
今年8月,交通局又召开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紧急会议,在强调各出租车公司负责人需对所属出租车司机“维稳”的同时江西南昌市人民政府,表示监管重点将指向“互联网专车服务”事实上,南昌客管处也曾主动对接相关企业,但无一例外都被对方拒绝
不仅从业人员收入减少,出租车企业忧心的是从业人员也在减少“司机流动性加大,人也越来越难招”南昌一出租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出租车司机从开始的交班后尝试开私家车接单,到辞职加入专车队伍“开专车赚的钱基本上都是纯利润,出租车比不了,很多司机尝到甜头后就不回来了!”
记者从南昌市客管处获悉,据不完全统计,南昌20余家出租车企业自2014年至今,流失的司机已逾千人
与之相比,专车司机服务好,价格更实惠所以尽管管理部门提醒乘坐这类车辆出行有风险,但因为其适应了人们出行的需要,其市场份额悄然增长”出租车司机魏师傅说,从年贵阳市第十九中学初的日营业额减少30元左右到现在日均减少100元左右,专车给出租车行业带来的冲击越来越明显
毋庸置疑,“专车”的出现,有助于打破行业垄断但如何避免出租车司机与专车、快车司机处在不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上,如何减轻、降低出租车行业准入门槛和运营成本,使其与“专车”相比不至于丧失竞争力,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尽快拿出实际的办法予以落实
事实上,作为行业管理部门的南昌市客管处常年组织打击拒载的整治行动,但收效甚微其中原因,除了出租车司机本身服务意识匮乏外,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大背景,给挑客、选客的违规行为提供了生存土壤
不过,有行业人士认为,对互联网约租车的监管,必须与传统出租车市场的改革同步进行,才有可能找到公平竞争的起点,让江西省南昌市邮编不同的市场主体间形成相互认可、良性竞争的关系
本文来源:大江网
他赶紧拨打农行客服电话反映了此事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