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朱德关系最好的同学,两人约定永不背叛

近代中国有一个很出名的军校,那就是云南讲武堂,当初建立时,它与天津讲武堂、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是当时中国最为顶尖的军事学堂,年,23岁的朱德考入云南讲武堂,在这里,他接受了比较正规的军事知识,此外,他还在这里结交了数十名知心好友。在这些好友中,和朱德关系最好的一位,他叫金汉鼎。金汉鼎是个“瘌痢头”,同学们都不太喜欢和他坐在一起,更别说和他一起玩了,朱德一点也不嫌弃,知道金汉鼎家里比较贫穷,他也多次用自己多余的钱资助他,两人因为这段经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讲武堂毕业后,两人一起参加了蔡锷领导的云南起义,后来他们又一起担任滇军旅长,在战斗中,两人也多次配合,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名字也被合称为“朱金”川滇地区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黄柜盖,叶毛瑟,朱金支队惹不得。”鲜为人知的是,朱德与金汉鼎,还是义结金兰的兄弟,当初他们因志趣相投而结拜,两人相约“亲如手足,永不背叛”年,为了寻求真理,朱德远赴德国,这两位兄弟因而分手。年,朱德回到国内,被党组织派到川军杨森处搞地下工作,后来,因为领导泸顺起义失败,被杨森礼送出境,他由此来到南昌,担任军官教育团团长。金汉鼎与朱德分手以后,在滇军干了没几年就在香港隐退了,年北伐开始后,金汉鼎来到江西,投奔自己和朱德老同学朱培德,被任命为独立十六师师长,后来十六师被扩编为第九军,两人遂成为了对手。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之后起义军要南撤到广东,这必定经过金汉鼎第九军的防区,有人建议说要打起义军,时任军长的金汉鼎说:“敢开枪者,老子要他的脑袋!全部放行”可以说,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能够留存下来,金汉鼎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年,蒋介石任命金汉鼎任湘、赣两省“剿匪”副总指挥,当时的朱德,已经是红军的总司令了,在湘赣两省,金汉鼎也不愿和自己的兄弟拔刀相向,他经常是“明打暗助”对红军进行大力的军事援助。最终,金汉鼎因“剿匪”不力,被蒋介石调离了,任中央军事参议院高级参议员。此后,金汉鼎一生都没有再带兵上过战场,年,朱德得知自己的老兄弟金汉鼎在云南,就特地找来陈赓和宋任穷,要他们替自己邀请金汉鼎来北京。金汉鼎自己也没想到,朱德这个时候还记着他,他十分感动,来到北京后,朱德亲自接见了他,并且对他进行慰问,朱德说:“金先生是革命功臣,不是他在“围剿”红军时放水,我们损失会非常大。”正是由于朱德这句话,金汉鼎的晚年日子,过得很舒心,不久,他被任命为政务院参事、北京市政协委员等职,年,他因病去世,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纵观金汉鼎的一生,当真是“义”字当头,他没有做过一件伤害自己结拜兄弟的事,尤其是在朱德最为困顿的时候,他鼎力相助,人生知己,二三足以,金汉鼎的人生知己,就是朱老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xs/19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