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晚
南昌市东湖区广场北路周边地块
省府南一路8号
(原省司法厅办公楼)
省府南一路10号
(原省人社厅与省老年大学办公楼)
两栋建筑物爆破拆除
时间定格在了
年3月30日23时56分
代表着一代南昌人青春回忆的建筑又少了一个
在高楼大厦崛起、高铁地铁铺陈的同时
南昌正变得熟悉又陌生
原来,有些东西也抵挡不住时代洪流
逐渐消失了……
消失的地标性建筑
除了众所周知的百年老店“黄庆仁栈”药店、老新华书店、万寿宫商城、裕丰大厦、富豪酒店、龙王庙立交、永和门立交被拆除外,还有这些建筑也消失了……
中山堂上世纪80年代被拆在南昌市叠山路中段,大众商场附近,曾建有一栋大屋顶的二层建筑,它就是中山堂,是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是中国第一座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中山堂”,极具标志性,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曾设在中山堂。
中山堂建于年。这座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山堂于年左右被拆除,后来在原址上修建了省、市政协的办公楼。
宁王府被国民党拆除建楼南昌市子固路段江西省歌舞剧团的位置上,曾有一座规模宏伟、雕梁画栋的府邸。府邸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的第16个儿子宁献王朱权改封南昌后所建,名为宁王府。宁王府建筑规模宏伟,雕梁画栋。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国民党为了建设南昌市政府大楼(民国时期南昌市政府大楼)而将宁王府拆除了。
广益昌广益昌曾位于中山路与榕门路交叉口,年初建,是民国老店。从一家小杂货店变成了南昌首屈一指的百货商场。
新中国成立后,广益昌改制更名为八一商场,但许多老南昌仍称之为“广益昌”。年7月22日早晨6时10分,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商场在轰隆声中告别南昌。
方志敏农政训练班旧址成了校园操场在现今南昌市叠山路二十八中的操场处,曾经有一排两层高的小矮房,它就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开办的南昌农政训练班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为江西开展农民运动培训干部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基地。从这个农政训练班里走出来的农民运动骨干分子,创建了红十军并发起了农民运动。
这排房子在年左右,因建设二十八中而被拆。
夏布会馆夏布会馆坐落在翘步街41号,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明末清初,是一个交易集散地,当年五湖四海的布商都会在会馆聚集。为了配合城市建设发展,夏布会馆被拆,给地铁让路,百年老建筑只留下四字青石牌匾。
天后宫于年被拆除
在叠山路八一中学附近曾有一座天后宫,天后宫里供奉着民间神祇“妈祖”。此前天后宫每年都会举行妈祖文化活动,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生日、九月十九妈祖祭日等重要时节,很多南昌的老百姓都会前去敬香祈福。
这座意义深厚的天后宫在年被拆除。
南昌采茶剧院南昌采茶剧院有近五十年的历史。其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最早称为江西采茶剧院,上世纪70年代更名为井冈山剧院。年12月,南昌市对剧院进行了装修改造,整体提升剧院的环境。
已经不记得曾有几次与家人前来观剧,小时候不懂事,总是不能安分的坐在椅子上好好的看完一整场剧。而如今,想看一场剧对于忙碌的我们来说都已经是“奢侈”。
长春殿年被太平军烧毁南唐中宗李璟将洪州改为南昌府,仿金陵皇宫规模大兴土木。当时皇宫位置就在如今南至中山路东段,东至百货大楼及八一大道西侧,西至东湖边(苏圃路一带),北至上营坊街区域。
李璟所寝的正殿长春殿就在现南昌市保育院的位置。此后的一千多年,宫殿因年久而逐渐坍塌,至清代初期仅剩长春殿残存。年,太平军西征军赖汉英率兵攻打南昌,长春殿被内应的起义部队作为“举火为号”之地给烧了。年4月,当时的南昌市长伍毓瑞拆城墙修环城路,长春殿古城的砖瓦彻底难觅踪影了。
最后的中山桥年2月1日上午10点,几台大型挖机对中山桥进行了拆除工作。从靠近滕王阁方向的中山桥桥段开始,中山桥一步步被拆除。
孔庙于年被拆始建于宋朝的南昌孔庙,位于现今南昌市中山路中段百花洲位置,靠近少年宫。初建时孔庙的规模并不大,直至明正德十五年兴儒时才开始增修扩建。民国时期的孔庙大门正对中山路,进得大门内不远处,在高高的台阶上立着一个大成殿。但殿内已经没有什么雕像,只是殿内壁上写满了文字,当时的孔庙虽然破败,但规模相当大。
年孔庙被拆,当时的南昌市市长伍毓瑞在原地建了一栋5层楼的江西省图书馆,后被作为“蒋介石行营”,是蒋介石围剿工农红军的指挥部。
老八一广场八一广场是我们所有南昌人记忆深处的旗帜,回忆起南昌,就一定会想到这个广场。我们曾经在这里放风筝、散步、看着喷泉起起落落,直到塔的光辉渐渐宁静……
历史自然博物馆八一广场旁的历史自然博物馆,是五十年代的苏联援建项目,上世纪末被拆除变成了休闲空地,挺可惜的。
东方电脑城江西生展览馆全面启动“退商还文”改造活动,改建成公益性的江西美术馆。东方电脑城整体搬迁,新址位于洪都中大道南昌一专附近。从此,东方电脑城在八一广场消失了!
工人文化宫活动中心这是过去南昌的“工人文化宫活动中心”,前面的圆形光荣榜经常刊登省市劳动模范的事迹。
工人文化宫这是五十年代建设的南昌市工人文化宫大门,进门右边是“工人文化宫电影院”,左边是综合活动大楼,相信老南昌都印象深刻。现在已经变成了财富广场。
八一大桥这座大城哥每日上班下班都要经过的桥,有多少人曾在这里渡步、眺望、思念……现在看着车水马龙与桥上之景,还有两岸的灯光秀,不得不让人感叹时光荏苒,岁月不待。
胜利路步行街六十年代初的胜利路,那个时候还走公共汽车,七十年代初改为电车,现在是步行街,南昌人永恒的逛街圣地。这里每天都是人来人往,你在这里经历过多少次擦肩而过呢?
火车站上面是九十年代前的南昌火车站,上世纪末被拆除改造。如今的南昌站雄伟壮丽,令人印象深刻。
绳金塔上图拍摄于六十年代前,以前的绳金塔波光倒影,十里外就能看见。现在的千年古塔早已重修一新,淹没在现代的建筑群里显得又矮又小,失去了那种田园风光及波光倒影之感。
佑民寺佑民寺香火旺盛,文革前这里有一尊很大的铜菩萨,南昌人曾引以为豪,如今已经不在了。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曾经的八一大道老长运老长运搬迁到昌南客运站之后,一直租借给了电脑城。
昌南客运站从年初到年底,曾经我省最大规模的汽车站——昌南客运站,在苦苦挣扎了12年之后,终于随着一则挂牌转让公告,迎来了它的告别进行时。江西南昌长运从年1月15日零时起,关闭昌南客运站。
国际展览中心不再会展从年建成至今12年,“国展中心”承载了很多南昌人的会展情结,每年车展、房展、旅博会、公车拍卖等等都在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由于展览区面积过小,功能渐显老化,一些配套设施跟不上现代展会的需求,而且每到展览,总是造成周边道路拥堵。
展览中心这次不是爆破拆除,只是关闭了会展功能,将原址打造万象城,继续为市民服务。
顺化门立交桥顺化门立交桥于年5月建成,是一座双向车道四个方向连通,贯通城市南北与东西方向主干道的重要交通枢纽。年7月6日晚10点,服役19年的顺化门立交桥正式“退役”。
原监察大楼年6月30日晚,广场北路原监察大楼爆破拆除,在“轰隆”一声巨响中倒下。
江西饭店环湖宾馆南昌环湖宾馆于年开业,是经国家旅游局评定的三星级旅游涉外宾馆。它曾是叠山路附近的地标建筑,很多南昌人的婚嫁喜事都在这里举行。
年8月环湖宾馆关门谢客。如今停业多年,挂牌降价上千万,仍无人接手。
五湖大酒店坐落于南昌市湖滨南路的五湖大酒店年开业,是南昌酒店行业的佼佼者。该酒店是南昌市乃至江西省首家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的酒店。
然而,该酒店年易主后却突然宣布停业,五湖大酒店变成半拉子工程,孤立的21层大楼千疮百孔。年2月五湖大酒店进行了爆破拆除。
洪都宾馆曾经的洪都宾馆一度是商务宴请、会议接待的理想去处。然而因为酒店行业竞争加剧,运营18年的洪都宾馆关门了。年10月,洪都宾馆被樟树林接手。
青山湖宾馆青山湖宾馆,南昌第一家三星级宾馆,走过32年春秋,承载了许多南昌市民对上世纪高档宾馆的美好记忆。
进入21世纪,南昌大型酒店越来越多,业务逐渐变得萧条,最终在年关门谢客。年9月22日青山湖宾馆大楼进行了爆破拆除,拆除之后,这里将变成商业旅游综合体。
凯莱大饭店在上世纪90年代,凯莱大饭店可以说是南昌最跑火的饭店。要知道,以前新人结婚的时候,如果能在凯莱大饭店摆宴席,不仅有面子,也是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如今,一个存在了19年的五星级大饭店已经易主了。
消失的街巷
万寿宫街坊万寿宫街区是本市唯一风貌保持较为完整的历史区域。随着棚户区改造序幕拉开,很多人都含着眼泪怀着留恋,希望能做到保护与改造并重,通过旧城改造彰显南昌的历史文化底蕴。
广润门又名柴步门、桥(翘)步门、广货门,位于今船山路棋盘街、直冲巷交叉处。这里钱、盐、粮、“五洋”商店毗连云集,现已拆除。
棋盘巷在万寿宫西侧,原是广润门进出的通道,经营土布的商号均集中于此。
萝卜巷原是买卖罗帛、手巾及丝织品的地方,成罗帛市。宣统二年成萝卜市,年改名萝卜巷。
宫保第/石头街宫保第经过了南昌百年的岁月的变迁,最后渐渐地融入到了其他道路中。年,宫保第、庆云巷、二眼井、蒲扇行、二郎庙、西沐英城合并统称红文街,后在年改称石头街。也就是现在多米的石头街其中的米路段是当年的宫保第。
状元府现在南昌也没有状元府这个街名,状元府今位于如今的象山南路上。年南昌市自南向北分段标称厚福巷、谢家巷、状元府、六眼井,年复名象山南路。
然而,在南昌还有下面这些大街小巷,你还记得它们的模样吗?
消失的中小学
八一小学八一小学曾经是南昌市最优秀的小学之一,原名江西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年11月开国上将、江西军区司令员陈奇涵一手创办。
消失的吆喝声
“有旧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卖啵?”一个三轮车,一句口号,闯遍南昌的大街小巷。以前一听到这收破烂的声音,小区内的各家各户都会立马叫住他。
现在,这句喊声基本听不见了,而它几乎成为了南昌人中记忆里最朗朗上口的“童年声音”。而那个在烈日炎炎下骑着三轮车的骨瘦如柴的身影,愈走愈远……
“磨剪子,戗菜刀~”以前家里的剪刀、菜刀钝了,就等着磨铁匠在楼下喊,然后拿着钝钝的剪子和菜刀下楼给磨刀的老大爷磨。但现在很少听到这种声音了!
“灌~米~气~哦!”以前家家户户灌煤气,现在家家户户用天然气,虽然南昌有些地方还是在用灌装煤气,但是这种声音已经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耳边……
“卖兰花喽~”大城哥在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在路边可以看到,一个上了岁数的大妈端着一个竹篮子,里面装有很多用铁丝穿好的兰花。那时候是1块钱2朵。
有时,她也会穿越奔腾的车流,一辆一辆的敲着车窗问副驾驶里的人是否要一枚兰花。
“擦皮孩,擦皮孩~”小时候总觉得擦皮鞋的箱子很神奇,小小的箱子里装好多工具,不一会儿皮鞋就变得干净亮堂了。
“收头发嘞~”其实大城哥小时候并不是很能明白,怎么有姑娘舍得把自己的长头发给卖了。
“豆腐脑嘞~”最早的商贩是用扁担担起来卖的,边走边喊,声音之洪亮,尤其尾音拖得很长。五角钱一碗,简直是良心价!
消失的味道
麻糖“铛!铛!铛!......”每次听闻有节奏的锤子和铁片发出的声音时,就知道卖麻糖的来了,吵着找爸爸妈妈要钱去买。现在这样的味道你有多久没再尝过了?又有几个小孩子还知道麻糖呢?
搅搅糖焦糖色的糖浆在两根竹签之间拉出长长的丝,浓浓的麦芽香味慢慢散开,舌尖尝到的是丝滑润泽的香甜,吃拉丝糖的乐趣便在于此。口感香糯,入喉津甜,无限留念、无限回味。你是否也怀念这样的味道呢?
棉花糖竹签子悠悠地转啊转,竟然转出了一朵朵白云,甜甜的,软软的。放学后买一根,香甜感觉满溢心田。现在虽然也有卖,形状和颜色都变得丰富了起来,但是再也没有童年的感觉。
爆米花小时候最爱看的节目之一——炸爆米花。黑色炉子状的“炮筒”在火堆上面转,一会儿就会听到“砰”响一声,白花花的米花儿就哗啦啦的出来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非常香,可是现在看不到了,真的好怀念!
泡桐这是和炸爆米花差不多的机器做出来的,把玉米倒进机器里,不一会儿出来就变成一节一节的空心管子,甜甜的、香香的、脆脆的……这是不是你们小时候的必备零食呢?
糖人儿小学的时候,放学回家路边总有卖糖人的,形状还比较单一,没有现在这么多样式,那时候只觉得好神奇,就算没钱买,也要看上好久!
消失的手艺人
弹棉花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小时候家家户户要做被褥,都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小时候有新被子盖也是很幸福的事。
老式理发师一个煤炉子烧一锅开水,一根板凳。剃一个头两块钱,绝不多收。师傅手艺好,平头剪得那叫一个顺,如今已被各种高消费的理发店替代了。
修鞋匠嘴里噙一两枚小鞋钉,身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响,时不时还跟身边的人开个小玩笑。曾经有什么东西坏了就拿去修补,很方便,如今却很少能看见了。
钉秤钉秤是个细致活,稍一不仔细,杆秤就要报废。整个杆秤的制作工序要十几道,繁琐的工序,这个老技艺恐怕是后继无人了。
箍桶以前结婚用的子孙桶、提桶、脚盆,都是人工实木做的,所以少不了箍桶匠。现在结婚黄金万两,根本没这些东西了,平时家里也很少用上。
补锅匠以前谁家的铁锅烧穿了,又不舍得丢的话,就拿出来给师傅补一补。很多人家的锅都是补了再补,一用就是好几年。
打铁匠“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是旧时铁匠师傅的真实写照。一张铁砧,几杆铁锤,几把夹剪,风箱、火炉,是打铁人的基本家当。
卖蜂窝煤卖蜂窝煤的人拉着装满煤的板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中,那时候,碎蜂窝煤渣和破了的蜂窝煤块可以换新的蜂窝煤。
修表匠放大镜、酒精灯、镊子,还有灵巧的手是他们的兵器,小摊里凝固了他们的人生画卷。
刻章将章胚打平,写上字,固定在小小的夹床上,用刀刻。至于阴字阳字、隶书行书,全都按照客户的要求。尖口刀和平口刀如何交替使用,全在于师傅指力的控制。
消失的老物件
庐山手表在40年前的南昌,有一个全省税收大户叫南昌手表厂,更重要的是,咱们江西第一块自主生产的手表——"庐山牌"手表便是诞生在这里。
当时的上海表是块钱一块,我们庐山表是60块。每天排队购买的人络绎不绝。然而年,南昌手表厂全面停产,几番努力但未能挽回劣势颓势,庐山表的辉煌早已是历史烟云。
飞鱼牌自行车年,江西连胜机械厂生产出江西第一辆自行车,取名飞鱼牌。在他最辉煌的时候,其年产量达到60万辆,畅销全国的同时,还开辟了海外市场。
由于种种原因,曾经的明星品牌也走向了没落,0年,飞鱼自行车宣告停产,经过漫长的等待,于年进入破产程序中,飞鱼牌自行车,和我们永别了!
飞碟牌吊扇飞碟吊扇厂于年成立,据说,其名称源自于当时那段时间常常报道的UFO事件。直至年,吊扇厂年产量从3万台猛增到60万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吊扇生产企业。
自年,飞碟牌吊扇的生产和销量双双滑坡,到了年企业基本上很难运转,加之冒牌产品侵扰市场,江西飞碟不再高飞。
赣新牌电视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很多江西人购买的第一台电视机,就是在吉安生产的赣新电视。炒到最热的时候,到赣新买电视都要找人。那个时候,长虹牌电视还排在赣新之后,就连长虹都主动要求跟赣新联合!
1年后,赣新电视就不复存在了,曾经的明星企业,在市场浪潮下失去了自己,后来陆续有企业租用它的厂房,赣新的工人们都下岗分流、一哄而散了。
华意牌冰箱年,第一台华意冰箱诞生在景德镇,作为当时从意大利引进的9条冰箱生产线之一,华意冰箱的生产工艺代表了当时最先进技术。尽管当时一台华意冰箱近0元,但还是有很多人托关系找熟人购买,以拥有一台华意冰箱为傲。
8年1月,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华意,华意冰箱被划到美菱旗下,与海尔、新飞、科龙并称冰箱四大品牌,华意冰箱自己的品牌名就此陨落。
消失的童年
坐单车那时候出行时,一家人都坐在一辆28大杠单车上,前面坐俩,后面带小孩子。现在的小孩子都是坐在车里,早已没有了那时候的感觉……
听磁带在数码产品垄断音像领域的今天,很难再看到有人放磁带听歌了。不过,对于成长于八十年代的青年来说,这些是他与那个年代割舍不断的牵系。
罩麻雀不止一次等睡着过……
玩泥巴那时候玩泥巴,几个小孩子聚在一起,过家家。现在的小孩一块橡皮泥就能玩疯了。也不知该替他们感到高兴还是难过。
跳格子住集体宿舍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宿舍都是破旧而拥挤的,但是大家感情特别好。现在的空调四人间,冬暖夏凉,感情确不如那时候纯真。
消失的人情味
左邻右舍以前,附近的街坊都会凑在一起聊聊家常,一聊就可以大半天,互相串门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如今高楼大厦,邻门相对,却再也没有那种人情味了。
过节以前过节,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赏赏月,简单温馨,欢声笑语。如今,更多的低头族出现,都默默只顾着玩手机,少了那些快乐的氛围……
消失的南昌话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再说南昌话了。很多家庭为培养小孩普通话,在日常交流中,也特别注重使用普通话。
照现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也许到我们的下一代或再下一代,南昌话就会消失,或许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南昌在不断发展
南昌也在不断消失
很多熟悉的东西不见了
很多新奇的东西冒出来了
南昌,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南昌,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在你的记忆中
南昌还有哪些地方你一直念念不忘
南昌还有哪些记忆你一直深藏
让我们好好和过去告个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