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人民日报客户端南昌盘活历史文

白癜风用什么药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南昌:盘活历史文化建筑提升市民素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当前,江西省南昌市正围绕全面推进“文化之城”建设,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以实施十大文化重点工程为抓手,积极打造文化名片,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9月29日上午,随着牌匾上的红布缓缓揭开,位于南昌市八一公园的梁书美术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梁书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精于山水,擅画梅、竹、花鸟和人物,他以井冈山为创作基地,留下许多不朽杰作,开创了描绘井冈山全景图的先例。梁书美术馆建成的背后,是南昌市推动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该馆所在的位置,最早是八一公园的花房,后来改成了仿古建筑。“很多企业找过来,给出高额租金,希望租下作为商用。”南昌市东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苏昱说,“考虑到这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意义,我们毅然放弃出租,决定将其打造成能惠及百姓的文化高地,给这座闹市中的老建筑以新的生机。”去年10月,南昌市召开梁书美术馆陈展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正式将梁书美术馆改建工作提上日程。历时一年的精心打造,如今的梁书美术馆已成为南昌的“文化新地标”,更是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和传统的公办美术馆不同,梁书美术馆的展品均来自社会捐赠。目前该馆共收藏梁书画作幅,其中幅为梁书之子梁西江捐赠。市民张先生是一名书画艺术爱好者,美术馆建到家门口让他喜出望外:“以后我可以零距离观摩大师的作品真迹了!”黄金地段让位于文化设施,不仅体现在梁书美术馆的打造上。近年来,南昌在城市改造和更新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城区寸土寸金的地段,规划建设了一批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并通过公办民助等方式,盘活了一些历史文化及建筑资源,让其真正“活”起来。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是该市第一家“公办民助”的博物馆,其前身是南昌电影公司行政大楼(市文保单位),改造前已是一栋危房。馆内展示着大量由民间收藏家捐赠的红色藏品,如红十军紫铜军号、工农红军借条等。该馆自去年1月起免费向市民开放,目前已接待参观者超过4.3万人次。从小茶馆到美术馆的华丽变身,是南昌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民间私藏”走向“大众共享”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公办民助”这种博物馆、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南昌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出地、出资,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合作,以借展、捐展等方式,实现资源互补,发挥资源集聚效应,让私人藏品从家里走向社会与大众共享,极大地繁荣了公共文化资源,提升了文化惠民的效能。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进一步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早在年,南昌市就出台了《南昌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试行)》,成为全省首个、全国领先出台政策、拿出资金支持非国有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发展的城市。去年9月,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推广南昌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办法》鼓励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推行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设立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盘活散落历史建筑资源,优先改造成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传承城市文脉,讲好南昌故事,形成全面推动文化发展的态势。据统计,南昌市登记保护的老建筑有一百多栋,大多地处闹市,人流量大。活化利用是对历史文化建筑最好的保护。南昌市委宣传部经充分调研,了解到不少民间收藏家都有意愿让私人藏品发挥更大价值,但苦于没有好的展示场所。为此,南昌市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打造了一批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赢得了广泛好评。目前,南昌市已有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彭友善美术馆、黄秋园纪念馆、金九福钱币博物馆等“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博物馆、美术馆先后开馆。此外,王阳明纪念馆、傅抱石艺术中心、吴齐美术馆、何焕奎纪念馆、恒茂美术馆等一批专题文化场馆也在紧张筹建之中。建设模式既有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举办,也有民营企业单独举办。其中,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是南昌市第一座“公办民助”博物馆。从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到梁书美术馆,社会力量被发动起来,市场机制更灵活、参与主体更多元、馆藏内容更独特,免费向社会开放的策略让更多私人藏品走进公众视线。南昌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刘鹍表示,合理利用历史建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博物馆、美术馆的根本出发点是科学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推动“民间私藏”走向“大众共享”,不断拓展公共文化网点布局,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涵养市民文化素养。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根基,在文化上挑重担、走前列,是新时代赋予省会南昌的新使命。在南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指引下,南昌市正奋力打造历史人文品牌,以实施十大文化重点工程为抓手,挖掘利用深厚文化底蕴,积极打造文化名片,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推进“文化之城”建设,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上彰显省会担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hj/16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