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汉至今两千余年历史变迁南昌共有八

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06091.html

03

历经多年历史变迁,南昌曾多次易名,先后有灌城、豫章、南昌、宜善、钟陵、洪都、洪州、隆兴、龙兴之称。区区两三个字的变化,映射出了南昌这座古城所经历的沧海桑田。南昌的曾用名“灌城”是因灌婴筑城而来。晨报记者邹思维南昌位于长江南岸、赣江下游,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这里土地广袤而肥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历代郡、州、府均在此设治。自西汉初年建城以来,悠久的历史给南昌留下了漫长的史话,如朝代更迭、战事连绵、城区迁徙以及城名的变换,都给现代南昌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同时也沉淀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其中,因朝代更替、时代变迁,南昌曾多次易名,从而拥有了灌城、豫章、宜善等众多“曾用名”。追溯这些“曾用名”的历史,对于挖掘南昌古城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意义。

“南昌”之名首现于西汉

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

作为江西省省会,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地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其名源于“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之意。我省省情教育专家黎传绪告诉记者,在多年的历史中,“南昌”之名曾多次出现。“南昌”之名首次出现是在汉高帝五年(公元前年)。那年垓下之战后,汉高祖以“昌大南疆、南方昌盛”的寓意首设“南昌县”,为豫章郡的郡治,治所在今南昌市东;唐末五代时,升洪州为“南昌府”;明初改洪都府为“南昌府”;年,北伐军攻占江西,撤销豫章道,析南昌县正式设立“南昌市”。除了这几次被改“南昌”之名,始筑城于西汉初年的南昌在历经汉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诸多朝代后,均为历代郡、府、州治所在地,先后出现了灌城、豫章、宜善、钟陵、洪都、洪州、隆兴、龙兴等8个“曾用名”。

因灌婴筑城得名“灌城”

至今仍有地名遗迹

西汉时期,南昌被称为“灌城”。据《史记》记载,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年)十月垓下之战后,刘邦令颍阴侯灌婴率兵南下,正式设置豫章郡,领18县,以南昌县为治。就在灌婴“定豫章”的第二年(公元前年),他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筑造城池。我省地名专家陶端仁告诉记者,这是有文献可查的最早的南昌城,城址范围大抵为东起顺化门外15华里的隍城桥(黄城桥),西至顺化门外的兴福庄,延袤数里,即距今南昌火车南站东南约4公里的黄城村一带(现属京东镇)。由于最早的南昌城为灌婴所筑,因而历史上称其为“灌城”。灌城最初只有“十里八十四步”,经过余年的发展,不断拓展、迁移,最终成了现今繁华的南昌。记者了解到,如今南昌城内仍可见灌婴雕塑、灌婴广场、灌婴路等,均是历史上“灌城”所留下的痕迹。

“豫章”一名来源众说纷纭

区划范围缩小成南昌别称

众所周知,南昌古称“豫章”,但事实上,豫章最早指的并不是南昌这块区域,而是指江西省。江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专家王涛告诉记者,西汉初年,朝廷设立豫章郡,下辖南昌、庐陵、彭泽等18个县,其所管辖的范围大抵就是现在的江西省。豫章郡是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拥有的第一个名字,尽管后来区划范围不断缩小,但郡治一直以来都设在南昌县。至隋朝,因改革地方行政区划撤销了郡级单位,南昌县改名豫章县,豫章由此成为南昌的“别称”,王勃诗词中的“豫章故郡”正是因此而来。关于“豫章”一名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根据《汉书·地理志》与《水经注》中“赣有豫章水”等记载,认为豫章之名与水有关;第二种是根据《左傅》,人们认为春秋时“豫章”在长江之北淮河以南,“汉移其名于江南,置郡”。相对于这两种说法,“因树得名”的观点则受到更多学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hj/16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