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方言树高长枝为格nbsp 普通话说“窗户”,南昌人说“格(ga、入声)子”。说“窗户”不会超过几百年,但是,说“格子”其源头却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向”先民搭房子居住的历史,至少是在一万年以前。“舍”字依然基本上保留了甲骨文的形体,有屋顶、有墙壁,明显地表示是一栋房屋的侧视图。那时候的房屋──舍,已经有窗户了,不过不叫窗户,叫“向”。“向”字也依然大致上保留了甲骨文的形态,有屋顶、有墙壁,墙壁上明显地开了一个正正方方的窗户。所以,窗户是“向”字的本义。例如《诗··七月》就有:“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开窗户是为了采光和通风,但是人们又担心有野兽的侵入。因此,人们就用一根一根的树枝、横竖稀疏交错地把窗户遮拦起来。这些树枝横竖稀疏交错,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方格,既保证了窗户的采光和通风,又避免了野兽的侵入。“格”字的本义就是树枝,《说文解字》说:“木长貌。”徐锴解释说:“树高长枝为格。”由此看来,南昌人把窗户叫作“格子”其源头就在于此,可谓久远之极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用树枝遮拦窗户,而是由木匠精致加工,窗户格子也变得不仅有实用而且美观。最简单的结构形式,当然还是方格的。富贵人家的窗户对于窗户格子就讲究图案和寓意了,方的、圆的、菱形、扇形、甚至还镶嵌梅、兰、竹、菊、福、禄、寿,以及雕刻喜鹊站在梅树枝头、表示“喜上眉梢”,五只蝙蝠齐飞、表示“五福临门”等等,不一而足。古时候,因为私密的需要,室内的窗户一般都要糊窗纸。据说是一种竹篾纸,大概是竹子的成分比较多,既有些透光又有比较强的韧性。唐代的白居易有一首诗就涉及到了窗纸,《和微之自劝》之二:“身饮数杯妻一盏,馀酌分张与儿女。微酣静坐未能眠,风霰萧萧打窗纸。”宋朝的范成大《初秋》也写到了窗纸:“急雨过窓纸,新凉生簟籐。”▼在玻璃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中国的窗户实际都是“格子”,各式各样,巧夺天工,古典高雅,远比今天形式单一的铝合金窗更有情趣。古诗中至今留下了一些和窗户有关的诗句,令人遐想万千:“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作者介绍
黎传绪男年12月31日出生汉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地方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省情教育专家、江西省高等院校名师、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小组成员、南昌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10年来致力于南昌地方文化的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我省及全国语言文字界颇具影响。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回看前一天《每日新闻》,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什么医院好天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