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菜的历史有多久4

去年南昌举办的首届中国赣菜展示会吸引了众多游客的   南昌人酷爱吃,不仅好吃,而且会吃,吃出了名气。到过南昌的人,都知道在南昌最好做的生意,就是开饭馆,几乎开一家火一家。

  人们常说“食在广州”“吃在香港”,其实就山货水产的出产来说,“吃在南昌”名副其实。江西广袤的青山绿水就足令他省之人羡慕得垂涎欲滴,丰富的物产也为赣菜技术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致使这块土地上的“吃文化”鱼龙蔓延,蔚为大观。

  溯源

  两千年前南昌菜已成体系

  “南昌菜历史久远,早在年前灌婴建城时就见雏形。”南昌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终身顾问汪声瑜,一位几乎和餐饮事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谈及南昌菜,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豪。

  汪声瑜介绍说,南昌菜为赣菜的核心,发源于古豫章郡。关于南昌菜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和《后汉书》。在《豫章记》中有这样的表述:(豫章郡)“饭稻羹鱼”;(东汉后)“嘉蔬精稻,擅味八方”。清代袁枚在著名的《随园食草》中写道:“熟时不惟肉美,菜亦美,以不见水,故味独全,江西人菜也。”他在这里说的“江西人菜”就是粉蒸肉,一道南昌人喜爱的菜。

  “当时南昌的富足自不必说,更表明两千年前南昌菜肴已经自成风格体系,这与当时南昌地处交通要津显然是分不开的。”汪声瑜说。

  在汉唐至两宋时期,南昌经济文化的发展均十分昌隆,不仅物资充足,商贾如云,而且文人辈出,文风鼎盛。作为融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于一体的饮食,自然也会精益求精,有更多的追求,表现出更高的技艺和水平。只是现存的史书中已很难找到更多的记载,但大量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仍然可以证明。

  由民族英雄文天祥下厨以瘦猪肉烹制“文山肉丁”犒劳士兵的故事,算来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谢缙在朝时用鲜香四溢的“黄焖狗肉”贺皇母大寿,已是今天这道名菜的经典注释;至于白居易感怀品尝“思乡鱼”、朱元璋鄱湖大战饿吃“流浪鸡”、汤显祖对“冻米肉丸”一往情深等传说,更是活灵活现,在江西广为传诵。

  至今南昌人都十分崇敬的晋代治水的许真君,在鄱阳湖考察时遇大风被困孤岛,干粮用光,只剩一点腊肉,用湖上的黎蒿烹炒而食,发现其味极佳,于是后来赣菜有了“黎蒿炒腊肉”。“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这句顺口溜一直是南昌人骄傲的资本。

  揭秘

  古代南昌菜馆有四个等级

  “以古代南昌的菜馆来看,也可见当年饮食文化之昌盛。”汪声瑜介绍说,古代南昌饮食业分“堂菜馆”、“包酒馆”、“半板头”、“饭业”四类,实为四个等级层次。“堂菜馆”即高档宾馆一类,当年阎都督宴请王勃的滕王阁大概亦属此列;“包酒馆”是专供包办酒席(像今天包办结婚酒)的场所;“半板头”听名字就感觉俗,档次也就低一些了,类似今天的排挡;“饭业”顾名思义,是指专门供人吃饭的大众性饮食消费场所。

  据记载,赣菜最早的菜馆位于今天的南昌胜利路上,当家的菜肴是赣南菜。时赣南菜在南昌分为两帮,一为东胜帮,一名瑶池帮,主要品种为赣南小炒鱼,烹调方法大同小异,区别在刀法,前者将鱼切成长条状,配料为小丁状,后者则为斧头块状。

  “抗战时期,淮扬菜随着抗日人流迁徙至南昌,一批淮扬烹饪大师如黄信衡、卜洽祥、孔少华在南昌谋生,收徒传艺,影响颇大。”汪声瑜告诉记者,以前的运输主要是靠水路,那时江西的物产是从省内各地由水路运至赣江,经鄱阳湖进入长江而转运全国的。水路的便利使许多淮扬邦的厨师来南昌谋生,对南昌菜的改进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和京汉铁路(今京广铁路)的开通,中国经济的发展重心开始向沿海和湖广一带偏移,江西发展的势头减弱,加之连年战争的动乱,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由此造成的一个直接影响,便是饮食的衰落,辉煌的赣菜失去了耀眼的光环,而苏菜、粤菜、湘菜、徽菜却乘势发展了起来。

  回忆

  “八大餐厅”曾在南昌火爆一时

  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地欣欣向荣,南昌的餐饮业也开始兴旺繁荣。

  “当时,南昌曾有八家餐厅火爆一时。”江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副会长邬小平告诉记者,提起这几家餐馆,老一辈的南昌人没有不知道的。现在,他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这几家餐馆的名字。

  “新雅酒家、时鲜楼、东方红、上海餐馆、新桂园餐厅、服务大楼、南昌饭店、万花楼——这八大餐厅在南昌市民心目中的认可度极高。”邬小平回忆说,当年的新雅酒楼位于中山路上,推出的“杂素”一时声名鹊起,市面上甚至流传起“三泰扯布,新雅吃杂素”的坊间俚语,把“新雅”与当时南昌最大的绸布店“三泰”连在了一起。时至今日,“新雅杂素”仍是南昌人十分喜爱的一道菜肴。

  据汪声瑜介绍,这八大餐厅大多经营南昌本土菜,凭借几十年的累积,八大餐厅在南昌市民心目中奠定了很高的声誉和威望。然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初经济体制的改革,南昌国有餐馆全部转轨,八大餐厅逐渐消失,其中唯一幸免的是万花楼,还是因为国家的民族政策才得以保留下来。

  在南昌大众点评网上,至今仍可以看到一些网友对万花楼的童年回忆。计划经济时代,清真万花楼作为南昌八大餐厅之一,可谓盛极一时。这座闹市中的餐馆,既是南昌几千回民吃饭的选择,也是南昌人休闲宴请的好去处。只是时至今日,这家南昌餐饮业唯一“幸存”的百年老店,也早已变身“涮肥羊”,不复往日的风采。

  评价

  国家领导人对赣菜赞不绝口

  赣菜屈尊多年之后真正扬眉吐气,是在年的金秋。邬小平告诉记者,当时商业部在首都北京举办各地菜肴展销,江西派出了由20余位一流厨师组成的展销团,在天桥剧场对面“鸿兴楼”设点销售。名不见经传的江西菜在京城一亮相,没想到竟大受欢迎,“鸿兴楼”一时生意兴隆,宾客盈门。“三杯鸡”、“红酥肉”、“永新狗肉”、“眉毛肉丸”、“云雾熏石鸡”、“双色蛋菇”……

  10月底的一天晚上,华灯初上,星斗满天,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万里、王震、余秋里、胡启立、姚依林、邓力群、薄一波、姬鹏飞、荣毅仁、康克清来到“鸿兴楼”。厨师们备受鼓舞,施展起浑身解数下厨烹饪,随着一道道菜上席,一阵阵喝彩传来,厨师们情不自禁在灶间欢呼。王震欣然题词:“鄱阳湖水产,井冈山山珍,景德镇餐具,江西厨师称誉全球。”薄一波的题词是:“江西不但是革命圣地,而且赣菜也可在全球名列前茅。”领导们兴犹未尽,还特邀江西厨师去钓鱼台国宾馆等处演艺烹饪,道道菜肴叫座,席席好评如潮。人民大会堂将好几道江西菜列入了国宴菜谱,为烹饪“三杯鸡”还特地在南丰订制专用的瓦钵泥炉。藏于深闺的江西菜,像一位美貌绝伦的少女撩开了面纱。

  小知识

  南昌菜是南昌地区民间菜的升华。南昌菜的形成,主要是以南昌地区的地方风味为主,博采众长,吸纳兼容省内四大设区市风味菜的精华,远受淮扬菜、鲁菜、北京菜的熏陶,近得粤菜、川菜的影响而形成的。

  南昌菜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赣菜的特色魅力,是赣菜的典型代表。南昌菜依时令注重选料,因原料讲究火候,适众口咸鲜稍辣,重浓醇原汁原味。烹调方法擅长炖、烧、烩、煸炒。南昌菜为赣菜的核心,与浔阳菜、赣州菜、萍乡菜、饶帮菜一起构成现今的赣菜。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jt/13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