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十四五拟新增8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视

近日,南昌市充分对接上位及相关规划,结合当前全市人口、资源现状和相关政策,制定、发布了南昌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划目标和年度建设计划。该目标、计划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增加供应、优化结构,坚持多策并举、补齐短板,坚持统筹发展、协调推进,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宜居五大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在国家“因城施策”的政策导向下,南昌市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差异化住房政策体系,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供应结构划分为1:2:7,即面向住房困难、低收入家庭的公租房占10%,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政策支持性住房占20%,普通商品住房占70%。

到年,基本形成符合市情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实现住房总量平稳增长、住房价格总体稳定、住房保障范围扩大、供应结构有所优化、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管理能级显著提升。到年,形成完善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建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指标表

“十四五”时期保障性租赁住房需求预测

(一)预测结果校核

在当前国家政策引导下,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的重要方式,根据南昌市实际情况,预测“十四五”时期南昌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需求约20-30万人次滚动使用,按照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的标准(3人/套),推算需筹集约8万套(间)房源。

(二)与上位规划校核

根据《南昌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南昌市住房供应规模为50万套,供应结构为1:2:7,即面向住房困难、低收入家庭的公租房占10%,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特定人群的政策支持性住房占20%,普通商品住房占70%。政策支持性住房主要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规划发展规模约10万套。根据南昌市实际情况,政策支持性住房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约8万套(间),与需求预测数据基本吻合。

“十四五”期间,南昌市将聚焦创新驱动,强化创新人才支撑,进一步重点完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支撑每年至少吸引10万名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南昌创业就业,助推南昌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跨越。规划期内,将稳妥安排保障性租赁住房及时有效供应,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需求,计划实现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应约8万套(间)房源,根据在编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用地指标安排(下发指标尚未明确),采取以存量挖潜为主的方式筹集房源,其中通过建设约2万套(间)房源,存量房屋资源筹集约6万套(间)房源。

年度建设计划

年度南昌市计划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套(间),通过摸底,已经筹集房源套(间)、17个项目,其中通过存量闲置用房筹集套(间),通过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筹集套(间),通过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筹集61套(间),通过新增国有建设用地建设筹集套(间)。

年度南昌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计划(预报)表

措施与保障

1.进一步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套政策

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基础制度和支持政策,区分困难群体,分类实施保障;引导多方参与,分类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土地支持政策,探索合理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产业园区中工业项目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按相关规定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探索允许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旅馆、厂房、仓储、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按相关规定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2.优先保证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

探索城市更新项目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提高更新配建比例,在改造方向为新型产业的更新项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职住平衡。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提高住宅用地中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的比例,在编制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时,单列指标、优先安排、应保尽保。

3.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动态跟踪

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动态跟踪与监测机制,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面积和比例,强调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指标刚性落实;构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评估机制,优化用地选址,动态调整用地供应时序和渠道。

4.不断提升保障性租赁住房品质和物业管理水平

坚持高水平建设,全面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BIM技术,探索智慧社区建设,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完善居住区周边配套设施,促进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jt/19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