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民科学种田的引路人记南昌县农业技

编者按: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学习宣传暨开展“新时代赣鄱先锋”创绩提升行动的通知》,今日起,本报将集中宣传报道一批“新时代赣鄱先锋”先进典型,展示他们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调动和激发全市党员干部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实干作风,浓厚改革氛围,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为农民的儿子,南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植检股股长刘方义从小跟随父亲在田里劳动,目睹了父辈们埋头耕耘、劳作四季的艰辛,也见证了落后的生产条件对农业丰产的桎梏。自年进入南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来,刘方义25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植保第一线,始终不忘“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初心,专心于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指导工作,用实际行动做好农民科学种田的引路人,把美好青春献给他挚爱的家乡、朴实的农民朋友。“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学的是农学,干的是农业技术活,对农业和农民有种天然的感情。”刘方义说。“总株数13、二化螟枯心株数1株、稻飞虱每5丛虫量5头……老万,要记得及时打药咧。”见到刘方义时,他正在南昌县武阳镇西游村农户万德勇的稻田里进行技术指导。刚过50岁的他,头发已然全白。由于长年“泡”在田里,刘方义的皮肤也被晒得黝黑。“在田里调查虫情时,不怕太阳晒,就怕扑面而来的热气。”刘方义说,“从成为植保人的那一刻起,我一年四季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农田里。天冷要下田剥查稻桩,天热要下田察看病虫害,经常被稻叶划伤,起早贪黑、爬坡下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更是常态,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降低各种病虫害损失率。”“坐在办公室里掌握不了全县农作物的病虫发生情况,就写不出全县的病虫情报。”这是刘方义的口头禅。他的工作日记上清楚记录着自己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的足迹和所见所想等。上面显示,仅去年一年,他就有上百天时间行走在乡野村陌。植保人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打交道最多的自然是农民朋友。为能随时解决广大农民朋友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刘方义的手机通讯录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ly/19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