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缘起
之前为了《临高启明》去收集资料而摸上了知乎,有不少人向我推荐知乎,及至看到了上面一个题为“广东有哪些不出名但比较精彩的历史故事或人物?”的提问,才知道为什么知乎被称为“逼乎”,逼乎答主平均月薪10万是有的,但就是没有任何对我有价值的回答,这时候又有人怂恿我:还不如自己收集资料写一个。所以就有了现在的一系列文章。
从广州的龙脉传说,到三国两晋广州演义,再到南北朝隋唐的广州,目测工程已经过半了,我打算只写到五代十国宋元明为止,一来这个工程太浩大,南北朝隋唐部分我起初的关键词提纲还不到两百个字,现在没怎么展开写,就已经字收尾,估摸着要分8段放出。二来我以明末清初作为截取时间点,往后的资料就没有收集。
此文紧接着拙文《三国两晋广州演义(下)》展开,在写作这个系列的文章时,我希望读者在阅读之时同时可作为广州深度游的指南。
我是正文的分隔线
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名僧和诗人交相辉映的初唐广州
时间终于到了贞观年间,兄友弟恭李世民终于成为了皇帝,在他登基前几年,一个叫赛义德·阿布·宛葛素的教士来到了广州,在广州盘桓了几年之后,他在城西郊外——此时的唐广州城仍然很小——的城厢建立了一座清真寺。
唐广州城考证示意,东西界在吉祥路到仓边路之间,南北界为文明路到越华路
利用古河道作为护城河
怀圣寺内,呈现典型中国风格,迥然相异于后世的洋葱头风格清真寺。
这就是位于笔者家隔壁的怀圣清真寺,比较可靠的考据证明它是建于唐贞观元年的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今光塔北门上阿拉伯碑文亦称:“此塔始建于回历一千三百五十一年前,即唐贞观皇帝的第一年。”它至今保持着鲜明的中国汉地建筑样式,和后世的洋葱头西域风格迥然不同。当然,这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搞得成的,旅居广州的大食和波斯商人也从中襄助不少。
宛葛素在怀圣寺建成不久就去世了,在他归真之后,葬于越秀山西侧的清真先贤古墓,后世俗称“回回坟”,据说除葬有一些历代有威望的教长以外,还另有“四十一贤者墓”。此墓有这么一段神话式的传说:故事也是发生在唐代,按当时伊斯兰教律规定,凡在礼拜祈祷时,绝不能做别的动作,即使刀斧加身也巍然不动。一次,前来传教的四十位先贤正在做礼拜,有一强盗要抢他们的财物。强盗手执利刃,乘他们做礼拜时逐一杀掉。当杀完最后一人时,强盗忽生悔念,也自刎死去了。后人殓拾四十人遗赅时,亦一并将强盗尸首葬于墓边。至今这里还竖有一清代碑刻记述此事。
清真先贤古墓入口
清真先贤古墓·响坟
围绕着怀圣寺和附属的邦克塔——光塔,逐步形成了后世的藩坊,除了伊斯兰教外,当时的广州也有大量的景教徒和祆教徒。唐广州城其城西地标为六榕寺的舍利塔和光塔,从扶胥港驶向珠江前航道的商船可以以此作为参照物,驶向城西的码头区,怀圣寺光塔有一段时间还肩负过灯塔和风向标的职责。
在初唐时期广州,虽然比不上长安的繁华,但也是南天第一都会。而在粤西,冼夫人的孙子冯盎依然遵循先祖太夫人的遗训,不论中央是谁,始终保持着对中央政权的忠诚,多次主动出击将岭南的叛乱倾向消除。作为回报,冯家可以世袭高州最高长官的职位。
即使冯盎对长安显示出足够的忠诚,但仍然遭到了诬陷,不久之后有人告发冯盎谋反,说他已经率兵到领地边境抵御。李世民信以为真,准备派兵前去讨伐,幸有魏徵力谏罢兵。
魏徵认为天下刚定,战事给黎民百姓带来的疾苦尚未平复,战后又有疫病流行,而王者的军队不应为了蛮族轻举妄动,战胜了算不上威武,战胜不了反成耻辱。何况冯盎不像天下未定时那般攻占州县,如今四海安定,他为什么造反还不清楚,应当以仁德之心去安抚他,冯盎感到惧怕,自然会亲自来朝见。
贞观七年,高州总管冯盎派遣自己的儿子冯智戴赴长安觐见李世民和李渊,李渊父子在未央宫设宴款待冯智戴,作为一个偏远地区的豪强土官之子,长安方面对其招待规格相当高,因为双方都知道,冯智戴是冯盎送来的人质,席间李渊令冯智戴吟诗,太上皇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兄友弟恭李世民
一语成谶太上皇·李渊
大概老李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胡人出身有问题,反而觉得出身北方的胡人和出身南方的越人凑一块十分好玩吧。这次危机以高州方面向长安方面遣子输诚而告终,为此,李世民叹道:“魏徵一席话,胜于十万兵。”当时,大军已经向岭南方面出动,李世民最终下令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被李世民称赞为“明鉴”而著称的名臣魏徵
不过说归说,在十几年后的贞观二十三年,高州都督,耿国公冯盎薨,朝廷罢高州都督府,分高州地增置恩州,又移高州治到良德,以削弱冯氏势力。
高州·冯盎墓
贞观二年,二十九岁的玄奘为究竟瑜伽唯识学,走上了西行求法的道路。而在十年后,另一位伟大的僧人,在新州,也就是今广东新兴县出生,这位樵夫出身的年轻居士在廿四岁那年也走上了求法的道路,远赴湖北向弘忍法师学法,弘忍所在的凭墓山道场是唐初五十多年的禅学中心,传承了达摩禅的正统。
禅宗五祖·弘忍
他见到弘忍,自称“唯求法作佛”。他面对弘忍的质疑答说:“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别”,由于充满禅机的回答而受到弘忍的赏识。他被派在碓房里踏碓,一共八个多月。
这时的弘忍已经年迈,开始要考虑自己法嗣问题了,一日他集合门人,要大家各作一首偈,察看各人的见地,以便付法。大家仰望着神秀,作为弘忍最优秀的大弟子,神秀并没有自信,可又不能不作偈,于是将偈写在廊下的壁上。
那位在碓房里面每日辛勤劳作的居士听说了这偈语,觉得神秀偈没有见性,也就作了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弘忍发现了惠能的见地,便在夜间唤他进房,为他说法,付法传衣,继承了祖位。他就是六祖惠能,他一直是一个不识字,不读经的和尚,所以必须请别人将自己的偈语写上去。
传法完毕的当天晚上,弘忍就送惠能去九江驿回岭南。次日,弘忍门下都知道师傅的衣法尽付与惠能这个臼米匠,有些人气不过就向南追来。其中有一位出家前是武将的僧人,名叫惠明,他在大庾岭上追上了惠能。
当时惠能很干脆地将法衣交给惠明。此时的惠明反而不知所措,表示“远来求法,不要其衣”。传衣虽代表了传法,但有衣并不代表有法。惠明要的是法,惠能便为惠明说法。说法的内容后来传说为:“不思善,不思恶,正与幺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惠能于是让他向北去化人,惠能这才平安回到岭南。惠明本是弘忍弟子,因为听惠能说法,而作为惠能弟子。而惠能回到广东后过了几年隐居生活。
弘忍在传法两年后就入灭了,在这个以惠能为主角的故事里面,神秀显得低了一头,但事实上,神秀也是非常优秀的禅师,他开创了主张“渐悟”的禅宗北宗,和惠能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顿悟”的禅宗南宗相对,当武则天延请神秀为国师时,神秀却说:“我没有这个资格,传承衣钵是师弟惠能禅师。”
禅宗北宗祖师·神秀
几年之后的广州法性寺,也就是之前提到的王苑朝延寺,它在贞观十九年改名为乾明法性寺,简称法性寺,这一年是仪凤元年,时值正月十五日上元节,法性寺住持印宗法师聚集僧众讲经,佛幡在风中飘动,座中一僧说是幡动,一僧说是风动,混在人群中听讲的一个年轻居士插嘴说:“风不动,幡亦不动,仁者心动。”
禅宗六祖·惠能
印宗非常惊奇,一问之下,才知领受弘忍衣法而流传岭南的,就是眼前这一位。于是普集四众,亲自为惠能落发。为惠能授具足戒。此时惠能三十岁。他作为五祖弘忍传人的身份,更使他受到了广州方面的格外敬重。在惠能埋下头发的地方,寺僧为他盖了座瘗发塔。据说印度有建塔为佛瘗发之旧风,这就可见僧众对惠能的虔敬。六祖瘗发塔在今光孝寺六祖殿前。
古称法性寺,现今光孝寺中的六祖瘗发塔
就在惠能在法性寺弘法的三个月前,另一个年轻人在几百米外的宝庄严寺写下了最后一篇遗作,这个天才年轻人就是廿七岁的王子安,让我们将时光倒回去几个月前,在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年,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重阳节那天写下了《滕王阁序》。
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为庆祝滕王阁新修成,南昌都督阎伯舆于上元二年九月九日大会宾客,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想不到路过此地,因为文名而作为受邀宾客的王勃却老实不客气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派人盯着他下笔。
王子安像
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马上走出来在王勃旁边看着他写完为止,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滕王阁,我选取了近似于80年代发行的《四大名楼》邮票中表现滕王阁的角度。
可见王勃是天才不假,但情商一定不太高,“恃才傲物”就是最好的写照,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王勃还是一个坑爹的熊孩子,他成名很早,十六七岁左右就已经授官,早前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大赦仅是除名了事。但其父王福畴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王勃也觉得自己太不孝了,在《上百里昌言疏》中,他悔恨无比:“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
古称宝庄严寺的六榕寺,“一塔有碑留博士”就是指王勃
这就是他为什么在南昌装逼的原因——这年春天他从家乡绛州出发省亲,写《滕王阁序》的时候他正在南下的路上,目标是广州,打算从那里出海去交趾。写《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的十一月,王勃到达广州。在宝庄严寺,王勃见一女子所撰《魕鉴图铭》“韵调高雅,有陈规起讽之意,可以作鉴前烈,辉映将来”,赞赏不已,便为之写了序。所谓魕鉴,就是一种束衣皮带上所饰之铜镜。
这时,适逢宝庄严寺开设法会,因受寺僧宝轮法师托请,写了这篇《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记述这次盛典,称颂修塔盛举。是中国文学史上至今已知篇幅最长、内容包罗最广的宝塔铭文,足足有三千余字。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碑刻
次年,王勃在北部湾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越南北部的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原建有王勃墓地及祠庙,墓地及祠庙在年被美军飞机炸毁,今只存王勃雕像。
待续肥仔曙,SCer,广告人
广州土著归化民
伪军迷,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