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有一条街,叫“石头街”。现在的石头街和其他的大街小巷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在清朝末年,这条街却非常特殊,当时,南昌城内唯有这条街的路面全部是用麻石铺的,所以命名为“石头街”。其他的街道,即使是繁华的商业街,也只是在路中间铺上麻石,路的两旁只能是泥土路面,至于小街小巷,基本上都是泥土路面。在上世纪50年代,南昌的小街小巷大都还是面貌依旧,泥土路面,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板车的车轮经常会跌到坑里去;雨天,烂泥稀浆,行人走路经常会踩到凼里去。古时候的人说话讲究词义表达得准确。如果没有水,叫“坑”;如果有水,叫“凼”。“凼”,普通话念作dang,南昌人说成tang。从造字法来说,“凼”是一个“会意”字。下面是一个“小坑”的图形,中间有“水”,非常形象非常准确。不知道什么原因,澳门人喜欢把原本非常形象的“凼”字,改写成使人莫名其妙的“氹”字。澳门有个很有名的地方叫“氹仔”,顾名思义,那个地方或许有个很大的水坑?由于词义的引伸,南昌人后来把没有“水”的小坑也叫作“凼”。例如南昌方言版的《井冈山下种南瓜》:“镂个凼,下个种,舀瓢泉水催催芽。日头照,雨露落,蔓长的藤爬上架,金色的花像喇叭,吹吹打打结南瓜。”在南昌方言里,甚至“小小的、圆圆的、凹下去的”形状也泛称叫作“凼”。例如,形容别人经常熬夜,眼窝凹下去了,南昌人说:“眼睛落了凼。”因为“凼”是“小水坑”,只有一点点的水,所以又引伸为动词,表示用“一点点的水”“涮”一下、“漂”一下。例如,吃完了饭,我们把碗洗了一遍之后,还常常会再用热水再“涮”一下,南昌人说:“再用热水凼一下子。”再如,我们用肥皂把衣服搓洗了一遍,还要用清水“漂洗”一下,南昌人说:“还要用清水凼一下子。”有人把“凼”字的这个意义写作“蕩”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不论是“浩荡”“动荡”还是“扫荡”“荡涤”的“蕩”,其规模和范围、力度和程度,都远远地大于强于“凼”字。因为“凼”是“小水坑”,其表面的形状只是一个小小的圆圈,所以又引伸为动词,表示“转个小圆圈”的意思。例如,现在人们常说:“到外面去,不走远,转转就回来”,“出去一下,随便走走,转个圈就回来”,南昌人说“出去凼一下子就回来。”粤方言中也保留了这个意义,广东至今还流传着一首著名的童谣:“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看龙船。我不看,看鸡崽,鸡崽大,拿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六十五个钱。”古代有一个很有名的谜语和“凼”字有关。谜面是宋代岳飞《翠微亭》七绝的一句:“好水好山看不足。”要求猜一个字。从谜面上看,好像是说“秀丽美好的水和山怎么也看不够”,其实它的本意是说:如果把它看成“水”字,那么“山”字不够(即不完整);如果把它看成“山”字,那么“水”字又不够(即不完整)。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凼”字。作者介绍
黎传绪男年12月31日出生汉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地方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省情教育专家、江西省高等院校名师、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小组成员、南昌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10年来致力于南昌地方文化的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我省及全国语言文字界颇具影响。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回看前一天《每日新闻》,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哪儿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