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症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年,太平军开始北伐西征,逐鹿中原,兵锋迅速直指湖南省会长沙,此时在衡阳的曾国藩已经练就有一万多人的水陆两军。在朝廷的催促之下,曾国藩带兵开拔长沙,正式对太平军宣战,他胸有成竹地想一举把太平天国扫平,收复失地。但仅仅几个月之后,当初雄心壮志的曾国藩居然泛起了轻生的念头,当时,曾国藩坐的船行驶到距离长沙不远的靖港时,他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投水自尽。作为湘军主将的曾国藩究竟有什么打不开的心结呢?
曾国藩其实,每个人要轻生都是有原因的,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自杀。咸丰四年时,太平军突然攻克了长沙附近两个军事重镇,其中一个是湘潭、另一个是靖港。当时曾国藩训练湘军已有一段时日,朝廷很多人都觉得湘军已经成规模了,于是就派他务必夺回失去的两个军事重镇。与此同时,曾国藩突然得到靖港里只有少量太平军驻守的军情。
清朝大臣曾国藩刚出军之时,他与将士们都有一种所向披靡的心态,当曾国藩湘军直奔到靖港后,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曾国藩带领大约四十多艘船行驶进靖港,当时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整个败局一定,曾国藩无法扭转局面,士兵们落荒而逃。情急之下,曾国藩把令旗插在地上,拔出宝剑冲着士兵们喊“过旗着斩”,但士兵们还是绕过令旗,躲过曾国藩的剑,从其他地方逃跑。
常言道“兵败如山倒”,曾国藩怎么也没预料到,自己亲自指挥带兵,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不难想象当时的他肯定是涕泪纵横,郁郁寡欢。当船行驶到铜官渚时,曾国藩竟然放弃了一切,直接进江里。还好身边的章寿麟自兵败后,一直暗中观察曾国藩的情绪,看到曾国藩跳水,他随后也跟着跳了下去,可曾国藩面对章寿麟的救助却不予理睬,一心只想了结生命。章寿麟见曾国藩执意要死,于是就对曾国藩说“湘潭那边已经胜”。曾国藩听后,突然之间感觉到似乎有了一线生机,于是章寿麟就把他救拉上了船。
靖港大战曾国藩攻打靖港的同时,曾派部将塔齐布带兵进攻湘潭,在曾国藩心灰意冷之时传来的喜讯,对他而言无异于一支强心剂,使他顿时又有了求生的意志。但曾国藩很快发现,所谓的湘潭胜利只不过是一句善意的谎言。章寿麟当时逼得没办法,一心只想把主帅救上船,只好使出这权宜之计。被救上船的曾国藩得知真相后,他不吃不喝不睡,情绪依然十分低落。他一边给皇帝写奏折,汇报自己战败的经过,一边还在想着寻短见。可见当时的曾国藩已经到了他的人生的最低谷。
太平军不但如此,他在寻死的过程中,在长沙曾经和曾国藩有过节的官员们还纠结在一起,一同写奏折给皇帝参劾曾国藩。可上天似乎偏爱了他,在墙倒众人推的情况下,湘潭传来了塔齐布大获全胜的消息。不仅收复了湘潭,而且还歼灭了一万多的太平军,之前章寿麟的权宜之计让他说准了,这场胜利让曾国藩摆脱了尴尬的困境。一败一胜,至少可以在皇帝和众人面前能挽回一点面子。所以,他一份奏折陈述了整个湘潭战役取得成功的状况,又额外写了另一份奏折陈述自己靖港失败的原因。
咸丰皇帝咸丰皇帝看了曾国藩一胜一败的奏折后,并没有过多地追究,给曾国藩一个降职处分,命令他戴罪立功。靖港惨败后的曾国藩痛定思痛,对湘军进行了重新政治,他所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湘军的战斗力。随后,湘军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在夺取田家镇和武昌两座城池时接连取得了胜利,但就在湘军的士气空前高涨之时,曾国藩却再一次轻生自杀。
湘军田家镇和武昌的胜利使太平军全部被赶出了湖北,因此,当时曾国藩就要面临着出省作战的局面。水军沿着长江顺江而下,塔齐布率领陆军向江西开拔,经过田家镇战役之后,由于太平水军受到了重创,所以湘军非常顺利地顺江而下,因此,曾国藩的水军和塔齐布的陆军在进军的速度上发生了脱节。当水军接近鄱阳湖湖口时,一个令曾国藩难以接受的战役结果又出现了。
当时,鄱阳湖的太平军看见湘军顺江而下时,就派出了一小股水军且战且退,湘军见此情形,就开驶小船沿着太平军撤退的路线乘胜追击,结果就直接进入了鄱阳湖,长江与鄱阳湖相接的湖口狭窄,此时的太平军把湖口封死后,湘军水军只能一分为二,外江的大船难以迂回,而湖里的小船又很难与太平水军进行根本的决战。由于曾国藩的帅船又高又大,导致太平军一眼就能识别,所以就用小船团团包围了曾国藩的帅船,然后用火铳不断进行射击,没过多久,曾国藩的帅船很快就燃起了大火。
剧照无奈,他只好弃大船坐小船逃离了战场。据说,曾国藩所有的家当都在大船上,比如皇帝赐给他的所有东西,以及当时的信函和中央之间往来的奏折,包括平时他写的日记全都被太平军作为战利品给拖走了。曾国藩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经营的水军船只燃起熊熊大火,又看到江面飘着许多湘军的尸体,此时已经崩溃的曾国藩一头扎进了鄱阳湖,再一次寻死。可被人给救起来的曾国藩又找来一匹马,策马冲入敌阵誓要与敌人同归于尽。
剧照这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死,因此,某些人就质疑曾国藩自杀有作秀的成分。但小编认为,曾国藩在战败后,实在无法面对周围人一种难以想象的灰颓心情。首先,曾国藩虽然并不是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但也可以称得上是顺风顺水地成长起来,家境虽然不殷实,但也是衣食无忧。曾国藩无论考秀才还是进士,所受到的折磨和蹉跎并不是很多,特别做了京官后,他可以在十几年时间里,成就了人们难以成就的一番事业,所以,如此惨败的打击曾国藩是没有经历过的。
曾国藩其次,曾国藩是以一个在籍侍郎的身份,开始编练湘军的,周围的人还不断给他制造麻烦,很多时候大家都在看他的笑话。曾国藩本想通过出军证明自己的实力,并且还可以沉重地打击太平军,可不料,两次惨败都是由于自己指挥不当而导致的。所以,曾国藩对于那份自责之心,相信很多人是可以体会得到的。
太平军可还有一些人认为他是“伪君子”,死法有很多种,曾国藩不一定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投江,可以直接用刀抹脖子,或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喝毒药以达到他誓死的效果。孟子有“吾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因此,曾国藩是按照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他虽然不是那种剑拔弩张式的英雄,但也具有一种浩然之正气,所以,偷偷摸摸的死法,似乎不太符合曾国藩的性格,他可能想死得更加壮烈,更加悲壮一些。
鄱阳湖湖口惨败不仅给曾国藩的人生再次蒙上了阴影,更使得他苦心经营的水师顷刻覆灭。在湖北武穴以下的长江江面上,再也没有了湘军的船只,那里重新成为了太平军水师的天下,痛心疾首的曾国藩只能被迫退守南昌,开始了在江西的艰难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