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学步我的江西小三线建设学习与研究澎

(笔者摄于年2月17日)

同时,我利用周末档案馆不开门的时间,试图去联系一些村民和老职工做访谈。首先,我是回到了我母亲的老家,也是国营九七四厂的选址地,向一些村民请教当时的一些事情。由于我和很多村民是亲戚关系,访谈起来非常顺利,但我也知道,很多老人的记忆不太准确,尤其我想研究职工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往往听到的只是村民的一面之词。所以,我也设法去联系一些老职工,这个过程相对而言较为艰难,因为该厂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从这里搬迁至几十分公里外的县郊,在随后的破产改制后,很多职工都回到了重庆、上海、南昌等地,所以我很难找到第一代职工,只能找到一些在七八十年代入厂的本地人。在众多亲戚的打听下,我很快联系上曾经一位做过副厂长的老人,去他家拜访时,他不太愿意回忆过往,也不愿介绍其他职工给我认识,只是一直在抱怨该厂倒闭后职工们的生活待遇每况愈下,并希望我能够报道出去。学术伦理在我的脑袋中不断萦绕,我试图帮助他,但又那么地无能为力。

国营九七四厂子弟学校工作计划

国营九七四厂礼堂、电影院外景今昔对比(笔者摄于年2月17日)

有一天,我在“掌上永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wh/19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