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八一rdquo南昌起义

编者按:

发生在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打响的第一枪。在八一南昌起义的枪林弹雨中,也曾闪耀着安徽人的身影。让我们一起来回首他们的传奇经历……

孙一中:说什么也要参加起义

孙一中(~),寿县人。年5月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月,叶挺任第四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昌卫戍司令,孙一中被任命为该师七十五团团长。

南昌起义前,第七十五团改隶第二十五师,驻防九江、南昌之间的马回岭。周恩来曾劝说身体欠佳的孙一中不要参加起义,可孙一中说什么也要亲自参加,宁愿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终于获得批准。

8月1日黎明,孙一中根据前敌委员会军委书记聂荣臻的指示,向全团官兵宣布了中共中央发动南昌起义的决定后,随即率部截下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乘坐的军车,赶往南昌。

起义军占领南昌城后,周恩来见到他们,十分高兴,夸说:“行动很成功!”孙一中受命率部驻守南门,担任警戒任务。

8月7日,担任后卫的七十五团奉命撤出南昌。南下途中,参加了会昌、洛口、三河坝等战斗。9月19日,起义军占领了三河坝。前委决定第二十五师留守三河坝,抗击敌人追击,掩护主力部队南撤。七十五团奉命在三河坝西南设防。

在三河坝战役中,孙一中身负重伤。为了保存力量,起义军奉命撤离了三河坝。后来,孙一中被转移到漳州养伤,伤愈后到了上海。

孙一中(~)

廖运周:在叶挺的指挥下战斗

廖运周(~),安徽凤台人。年7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随即参加北伐,到了武汉。年3月,由孙一中、靖任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他随炮兵团移防九江。南昌起义前夕,他因公去南昌,路过马回岭车站时,遇见七十五团团长孙一中,留任七十五团参谋。

8月1日,廖运周随孙一中团到达南昌参加起义,被任命为团部参谋兼警卫连长。8月7日,廖随孙一中团离开南昌。在部队南进到会昌的战斗中,七十五团刚赶至河边,激战已经开始。

团长孙一中命令廖运周,到前线指挥部见前敌总指挥兼十一军军长叶挺请示任务。廖运周跑步涉水过河,在北山上一个草棚里找到了军前指。周恩来、叶挺、聂荣臻几位首长正在那里指挥部队作战。

叶挺军长听了廖运周的报告后,说:“命令你团立即过江,占领江南高地!”“部队立即丢下背包,迅速过河!一分钟也不能耽误!过晚了,我的几门炮就要打到你们了!”

廖运周以最快的速度跑步回到团部,传达了命令。黑暗中,全团官兵突然发起攻击,敌人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冲得全线崩溃。

南昌起义失败后,部队途中失散,几经辗转,廖运周到达上海,找到了党组织。后来带领国民党师投诚中共,为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

廖运周(~)

廖运泽:缴了两个敌军团的械

廖运泽(~),安徽凤台人,与廖运周是同族兄弟。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期间参加中共领导下的“青年军人联合会”。

年6月,经孙一中、曹渊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春,廖运泽由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调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七十二团副团长。5月18日,在参加平定夏斗寅叛乱的纸坊战斗中负伤。

同日,团长许继慎也负了重伤。廖运泽与许医院治疗。7月中旬,许继慎伤重未愈,转赴上海养伤,廖运泽赶往南昌。

仍兼任第二十四师师长的叶挺见到久别重逢的廖运泽平安归来,异常兴奋,当即授命廖运泽仍回七十二团代理团长。

南昌起义前夕,廖运泽奉召到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的“江西大旅社”,参加了由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主持的两次重要会议。会议部署廖运泽所率的第七十二团负责缴驻扎在南昌城内的朱培德第三军第二十三团和二十四团的械。

8月1日凌晨起义的号角吹响了,按照预定部署,廖运泽率领全团以“演习夜行军”的名义接近敌人驻地,突然夺取了卫兵的武器。以4个连的兵力冲进二十三团营房,以1个营的兵力冲进第二十四团的营房。

当时正值炎夏,敌方官兵都在院子里铺席睡觉,身边没带武器,仓促应战,一片混乱,一阵高似一阵的冲杀声中,敌军吓破了胆,稀里糊涂就当了俘虏,很快被全部缴械。

起义的第二天,廖运泽率第七十二团和第七十一团奉命没收了银行库存钞票和银元,发给每团四、五千块,供起义部队军需之用。

廖运泽(~)

朱蕴山:“统一战线不能丢”

朱蕴山(~),安徽六安人。年参加辛亥革命,任皖中招抚使兼青年军皖中总队长。年11月,他以特邀代表的身份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在广州,经高语罕、薛卓汉介绍,陈延年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党。

年3月23日,蒋介石在安庆制造了捣毁国民党左派省党部、省总工会的反革命事件,朱蕴山以国民党左派省党部和北伐军三十三军联合名义发出了反蒋通电。

8月1日上午,起义军占领南昌城后,在江西省政府西花厅召开由起义领导人以及各省市和海外华侨代表40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了由邓演达、谭平山、贺龙、叶挺、周恩来、宋庆龄等25人组成的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谭平山任主席。

朱蕴山以国民党安徽省党部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联席会议,并被革委会任命为党务委员会委员。

朱蕴山(~)

高语罕:起草《中央委员会宣言》

高语罕(~),安徽寿县人。曾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年他积极参加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是《新青年》杂志的主要撰稿人。年11月赴北京,经李大钊、张申府介绍,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并参加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活动。

年,高语罕著《白话书信》一书出版发行,其中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全国各地产生了较大而深远的影响。

年8月,赴法国留学,曾任中共旅欧总支部委员。年9月回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

年1月,出席国民党“二大”,担任中共代表党团书记,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

年3月,出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笔。这是中共办的第一种大型日报。蒋介石在安庆制造“三·二三”反革命事件后,高语罕在3月27日的报上发表了《反对与打倒》的社论。

4月22日,高语罕与宋庆龄、毛泽东等联名发出讨蒋通电。

8月1日黎明,南昌起义爆发。在当天的联席会议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高语罕等25人为委员。会议通过了由高语罕起草的《中央委员会宣言》,并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秘书厅秘书。

高语罕(~)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参与起义的这些安徽人,有的后来遭杀害,有的在战斗中牺牲,有的成为民主人士……他们同其他亲历者一样,英名将永载史册!

“以人物带动人文,用文章传递文化”,徽脸文化,致力于发扬安徽文化,宣传安徽人物。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zy/16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