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诗画天地” 年底,张家口市京剧团将这出话剧改编为同名京剧,年8月20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演出,周恩来观看后与演出人员合影,说:“这出戏是江青同志推荐我看的,我问她有影射吗?(指剧中的党代表方大来影射的是总理)她说没有影射。今天看了戏还是有影射嘛。”合影留念时,大家请周恩来到中间去,周恩来却站到扮演杜震山的演员(杜震山的历史原型是贺龙)旁边说:“我挨着我们的师长,是我介绍他入党的。”周恩来指出:“《八一风暴》为京剧表现现代生活开了一个路子,京剧表演现代戏不容易,你们在表演艺术上有创造,方向对,这个戏还是第一次看。”“你们的表演很自然……在表演上突破了行当。这个戏在剪裁上还是可以研究的,前面松了些,后面紧凑,总之演得不错,时间压缩到两个半小时才好。今后你们的念白还可以注意些,你们的道白总的说还可以,但有的地方还像话剧,能不能多用京白,节奏上讲究一些,一定会更好。艺术上的创造应不断地研究、尝试。”[12] 十年“文革”期间,《八一风暴》话剧被批判,京剧也被勒令停演。年1月18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华社的消息,“被四人帮打入冷宫10年之久的现代京剧《八一风暴》,最近在张家口市重新上演……”与此同时,江西省话剧团、总政话剧团等各地话剧院团陆续重演了话剧《八一风暴》。策划导演《东方红》,不表现南昌起义年,周恩来看了《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后,立即决定:以在京的文艺团体为骨干,抽调全国文艺精英,搞一台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的大型晚会——《东方红》。为了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东方红》的排演,周恩来亲自担任了组织领导工作。这部全景式表现当代中国革命历史包括秋收起义的艺术作品却没有表现南昌起义。事实上,创编小组最初思路,也要写南昌起义,却被周恩来坚决否定了。周恩来指出,这部革命史诗一定要突出表现毛泽东对当代革命的正确领导和卓越贡献。有一次,陈毅对他说:“你这个总导演太霸道了,其他领导同志的事迹都表现了,唯独你自己的事,一点也没有。提意见,你还不听。”[13]最后,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周恩来才勉强同意了在朗诵词中加上绝无仅有的一句——“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了第一声春雷”。批林整风汇报会,带癌病检讨年5月18日,周恩来被确诊患膀胱癌。6月7日,周恩来将所写的《对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六次路线斗争的个人认识》提纲送毛泽东审阅,并附信说,“两次在主席处听到片言只字关于路线的教训,我更急于要写出初稿”。[14]毛泽东圈阅了提纲及附信。6月9日,周恩来又修改、补充了提纲,形成二稿。6月10日,将此稿送中央政治局成员阅。6月10至12日,周恩来连用三个晚上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作《对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六次路线斗争的个人认识》的报告。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人参加会议。6月10日,在谈到南昌起义时,周恩来说:“八一起义在共产党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这在大方向上是对的。”周恩来强调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就是没有“就地闹革命”。“当时武装暴动的思想,不是马上就地深入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它用国民革命左派政府的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到农村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还说:就在南下以后,经过会昌一战,伤员不少,“如果在那个地方深入土地革命,就会在农村安置不走嘛,留在会昌、筠门岭、瑞金、寻乌,那就很好嘛,靠近闽赣边嘛。当时没有这个思想。”[15]
[1]《南昌起义资料》[M],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5页。
[2]《周恩来年谱--》[M],中央文献出版社年版,第页。
[3]年11月20日杨成武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谈话笔录藏该馆
[4]《周恩来年谱-下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年版,第页。
[5]《南昌起义资料》[M],人民出版社年版,第1至3页。
[6]李天印:《领袖将帅们与军博的故事》[EB/OL],《走进军事博物馆》网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解放军报社网络部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