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推进南昌九江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

近日,南昌市出台《南昌-九江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提出从支撑骨干流通走廊建设、优化商品和资源要素流通环境、加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提升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拓展现代金融服务流通功能、加强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发力,加快南昌-九江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

明年初步建成中部地区现代流通发展新高地

方案提出,到年,南昌-九江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能级更加突显,南昌和九江加快优势叠加、高效协同、双向流通,进一步贯通流通链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初步建成中部地区现代流通发展的新高地,构筑重要商品和资源要素骨干流通走廊的核心组织枢纽、现代流通网络的重要空间载体、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关键战略支撑,“一市场、两体系、三支撑”总体发展框架得到创造性落实。流通设施更加完善,流通要素更加集中,流通产业保持稳健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流通市场主体更具活力,以“大流通”推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支撑骨干流通走廊建设。

到年,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成南昌-九江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联系生产消费、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流通现代化实现质的提升,形成触达全球、安全可靠、高效畅通的现代流通网络,现代流通市场高效高能发展,流通业态模式更加丰富多元,集聚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龙头骨干企业。南昌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向高水平迈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实现大的跨越,高质量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核心节点城市,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目标,流通运行效率和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显著增强,对国家构建由“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骨干流通走廊”组成的内畅外联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形成有力支撑,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推动新洪城大市场等重点市场改造转型升级

加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方面,方案提出,深化建设全国商品市场优化升级试点城市,推动南昌新洪城大市场等重点市场改造转型升级,加强对南昌运通汽配市场、京东花鸟大市场等市场的规范整治。实施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推进九江赣电香江家具城等交易市场项目建设,推动共青城市“一带一路”国际商贸城(一期)等综合改造提升项目,重点打造城东临港、城西临港、城南陆路、浔南濂溪专业市场集群。

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核心商圈,重点增强南昌“万寿宫+滕王阁+绳金塔”核心商圈文化内涵,依托沙井街道、凤凰洲、红角洲等地,增强红谷滩万达、铜锣湾、华润万象天地等大型综合体互联互通,强化华润万象城、印象城等与滨江风光带深度联动。

改造提升城市特色街区,持续提升南昌万寿宫、红谷滩万达金街、赣江新天地等特色商业街区品质,加快推进绳金塔、艺术街区、胜利路步行街等改造,培育集历史风貌、品牌购物、文化创意、美食品鉴、休闲娱乐和交互体验于一体的特色街区。依托九江洋街、八里湖北欧艺术街区、九龙浔阳记忆商业街、新旅浔阳里商业街等,开通长江水上夜游、城区遗产日游、环湖风情休闲游线路,持续推进芳兰湖欢乐世界、濂溪礼堂、赛城湖绿道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浪井广场、万达夜市、文创园、海韵沙滩、九院美食街、威家特色餐饮街等夜街区。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化南昌“国家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和九江“江西省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建设。在居民“家门口”“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支持发展“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等业态,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

深入落实南昌人才新政,科学布局“洪漂”驿站

方案提出,南昌-九江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立足国家所需和城市所长,以点连线带面服务骨干流通走廊建设,架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织密“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产储运销一体化协同联动格局,打造区域性重要农产品农资生产集散的关键节点、国家重要矿产品原材料流通的核心枢纽、区域性重要能源产品的加工和消费中心,形成对三大类骨干流通走廊的关键支撑,助力建设设施高效联通、产销深度衔接、分工密切协作的骨干流通走廊。

支撑搭建骨干流通走廊,将加强重要农产品农资流通、深化重要矿产品原材料流通、促推重要能源产品流通。

深度融入国家粮食物流通道,推动南昌-九江重点粮食物流节点功能提升,发挥粮食中转集散枢纽作用,提高粮食快速接收、中转、发送能力。推进冷链物流骨干网、“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设。做强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九江市琵琶湖等农产品批发市场。

优化商品和资源要素流通环境方面,提升商事服务水平,要优化市场准入准营环境、提高为企服务水平、深化流通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

其中,人才方面,加快推进南昌技师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濂溪校区扩建等项目建设。深入落实南昌人才新政,科学布局人才“洪漂”驿站,定期组织开展“百场校招”“洪漂人才荟”等招聘活动。推动“南昌人才服务港”建设,建立人才服务“线上办理+线下服务”一体化服务模式,建设南昌人才服务创新平台。

推进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方面,完善物流干线通道网络,推进南昌陆港型、九江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申报南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充分发挥南昌省会首位度和九江“鄂皖赣”三省交界门户优势,推进“陆港”“空港”“水港”三港协同。加快南昌国际陆港建设,提高向塘铁路公路物流枢纽能级,推动向塘商品汽车物流基地(一期)、向塘铁路物流基地扩建、向塘综合贸易产业中心、南昌铁路口岸二期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及保税中心产业园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南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国家物流枢纽和“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京鄂闽大通道承载城市建设为契机,引导冷链物流设施向基地集聚。

提升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方面,完善昌九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积极融入“六轴七廊八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助力骨干运输通道建设。强化昌九、昌赣粤、昌福厦通道综合服务功能,连接沿江、京九、沪昆、福银等综合运输通道。持续推进南昌-九江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完善高铁路网布局建设,推进昌九高铁建设,争取将昌福(厦)、武咸昌、长昌(九)纳入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修编),适时启动南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S1线(赣江新区线)、S3(昌樟线)、S4(昌高线)等项目前期工作。

优化广覆深达公路路网,推进南昌、九江交通互联互通,推动南昌西二绕城、南昌北二绕城、昌樟高速二期枫生段扩建、德安至武宁、武宁至通山、通城至修水至铜鼓、新干至瑞昌、彭泽至东乡、瑞昌至武宁等高速项目建设,谋划推进南昌至修水、都昌至南昌、福银二通道南昌至九江等高速项目建设。持续发挥昌九高速公路功能,打造昌九高速运输通道。

构建互联内河航运体系,推动昌九两港集装箱码头穿梭巴士航线开通运行。持续提升港口集疏运水平,推动南昌姚湾综合码头、厚田港区张胡作业区综合码头一期、龙头岗综合码头等项目建设,提升码头作业和服务保障能力。

提升机场客货运能力,持续完善通用航空布局,推进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设,适时推进南昌进贤通用机场和直升机起降点规划相关前期工作。统筹谋划航空货运,推进瑞昌、修水通用机场建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ms/19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