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块是创新区,是相对成熟的企业,可以创造利税,我们会根据利税的大小对企业提供各种扶持政策
“这里以前是一个民办高校,一直荒废着,占用了我们一块非常好的地”2014年,湾里花1.4亿元买下400多亩用地,打造总部经济,建设新经济产业园
■ 增收:从富民到强区
今年9月,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来到湾里,造访被评为“中国最美工厂”的江中集团制药基地
“园区整个功能分四大块,第一块是创业区,可以免费用三年第三块是创富区,也就是总部经济,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量身定做总部经济办公用房第四块是为所有客商提供的综合服务区同时还计划做培训基地”看着园区的规划图纸,新经济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符垂华对园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产业园集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公、研发、商务和生活配套为一体,致力于吸引省内外企业在湾里设立机构,既满足企业家在青山绿水间拥有一处办公用房的愿望,又使湾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转型:从工业故区到旅游新城
曾经,因为水体污染,来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漂流的游客因身体不适产生过纠纷今天,一处农家乐外,三五个正在享受自助烤肉的南昌游客坦言:“只要有时间,每个周末都来玩”
占地3000亩,工厂建筑面积仅占300亩,绿色面积高达90%,空气洁净度30万级,湖水达饮用标准,坐拥青山绿水,推崇“自然如是”理念的江中制药堪称湾里区生态工业的典范
熊火金说的这片荷花塘,是太平镇的一个湿地水处理系统“通过铺设管网,把荒废的水塘田地打造成湿地公园,既是景观也是水处理设施”太南昌市心远中学平镇镇长夏辉说
“南昌市80%的企业在湾里,当时大概有 180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湾里工业产值近两个亿,从业人员近两万人”湾里区旅游局局长杨根回忆道
曾经,这里是老话“要问湾里在哪里,沿着垃圾走到底”的目的地,今天,这里是辖属4个镇全部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镇、生态村创建率高达到90%的国家生态区
“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区委、区政府比较迷茫,什么都想抓,工业、商业、旅游、生态都觉得重要”湾里区区长杨晓辉说
随着投入的增加,改变逐渐发生相继实施的三轮旧城改造,使湾里彻底改头换面按照“全域景区”的理念,湾里致力于把城区作为公园来改造,把农村作为景区来打造
“每户农家乐每年至少收入10万以上,地段好的,能赚个四五十万”太平镇分管环江西省南昌市环保局保的专职副主任熊波说
虽然下了一上午的雨,且早已过了午饭的点,但太平镇湾头村的火金农家饭庄依然人声鼎沸“这个季节,一天盈利有五六千吧”饭庄的老板熊火金对于收入很是满意
走进湾里工业文明纪念馆,一台14寸的黑白老电视、一台旧风扇、一个旧车床,诉说着这个工业故区的发展历史
“全镇人均收入从5000多元到1.3万元镇里财政收入从2010年的880万元到现在2800万元,增幅在全区排第一”致富成效的显现,让夏辉认为环保基础设施投入物超所值“我上班有1/3时间是在接待参观学习的访客,大家很看重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夏辉说
除了本地百姓的自主创业,更多的农业生态项目也选择落户湾里2012年,李润开投资7000多万元在太平镇搞生态农业项目,其经营的生态农业园集餐饮、住宿、品南昌市心远中学报名茶、会务于一体,每年纳税100多万元
除新经济产业园外,湾里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扶持茶叶、葡萄、花卉苗木等产业发展,打造生态农业园
为此,以旅游业为主业,湾里大力培育、发展绿色产业体系
走进江中制药基地江中药谷,丘陵绿景、湖光山色,一眼望去难寻建筑痕迹,如果不是大门口的标识,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制药企业
面对生态良好发展就要受限的疑问,湾里区打造了“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悄然来临”的绿色发展样本
环境改善后,湾里的生态红利越发凸显,旅游业迎来大爆发,对于几年内的变化,很多人都毫不吝惜地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刘方皎说:“创建国家生态区是目的,更是一种手段,原来湾里没有污水处理厂,通过生态创建,我们建起来了,这是逼自武汉市第十九中学己做事”
中国环境报记者史小静
“连续8年的生态创建,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优势凸显,老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湾里区环保局副局长赖勇明说
然而,大量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也让湾里背上了沉重的环境包袱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困扰,湾里的发展陷入困境
2013年,种了半辈子田的熊火金,看到家乡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投资做起了农家乐因为生意红火,还特意叫回了在外打工的儿子以及女儿、女婿一起回家帮忙说起家乡的变化,52岁的熊火金指着门前的一片荷花水塘说:“以前这里都是乱草,现在每家都有下水道,干净多了,吃饭的人也多了”
持续深入的生态建设,不仅使湾里旅游业提质增效,经济社会得到稳江西省南昌市邮编号步发展,而且更坚定了湾里走生态与经济共赢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湾里的发展之路,成为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什么样的工厂能吸引这位远道而来的外宾?
虽然还在一期建设中,但新经济产业园的吸引力已经凸显“大家对这种模式很感兴趣,尤其是创富型的,对生态要求更高了”杨晓辉说
“目前已经注册了5家企业,正在谈的有四五十家” 符垂华说
生态环境的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湾里老百姓确实富裕起来了,然而,这种收入对于地方财税的贡献却不大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成为湾里的又一发展课题
对于湾里的变化,杨晓辉坦言:“在生态环境上投入,从发展潜力看,我们没有吃亏,我们是后发优势湾里如果没有良好生态,在南昌作为一个区南昌市环保局招聘是立不了足的”
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集中铺设管网,在城区建设污水处理厂,乡镇建设污水处理站,农村采用分散式膜技术污水处理器,湾里基本实现了生产、生活污水应收尽收“污水处理全域覆盖,在江西省应该是首家”杨晓辉说
“区里对环保人员、资金的支持是空前的现在行政改革整体形势都是缩编的,唯有环保部门是增编的” 湾里区环保局局长刘方皎说2014年,湾里直接用于环境改善的资金达两亿元,而当年的财政收入总额也只有10亿元
曾经,有人质疑不发展工业搞旅游根本强不了区,今天,湾里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同比增长8.5%,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4.9%
转机出现在2011年,以旧城改造为契机,湾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好的环境让湾里的旅游业重新焕发活力,逐渐增加的游客、南昌市社保局电话越来越多的投资,让湾里看到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湾里的发展定位也逐渐清晰起来
在垃圾处理方面,湾里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的模式,实现垃圾下山、垃圾出城
“有人说搞生态、搞旅游只能富民但不强区”杨晓辉认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得好,同样可以实现既富民又强区
“2013年底,区委、区政府开会重新讨论发展定位,我们几套班子基本达成一致,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走旅游强区的道路这么好的生态,不能急功近利”杨晓辉说
今年1月,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湾里成功通过环境保护部的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
上世纪六十年代,湾里成为南昌市战备外迁的目的地,万人奋战,一座山城拔地而起,工业迅猛发展
依托大旅游业的发展,湾里区旅游公路沿江西南昌第十九中学线以及旅游景区周边村镇,以农宿、餐饮为主的农家经营日益壮大目前,湾里全区共有农家乐集群村12个,农家乐经营户260户,带动农民创业就业1000余人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通过参与大旅游创业增收,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
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湾里区每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2014年接待游客数达4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1%和50.3%
然而时间若是倒退几十年,湾里可并非这个样子
什么是白癜风患者如何治疗呢四个方面可以帮助人们辨认白斑病和白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