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方言】细伢子吃了梨膏糖 

【南昌方言】细伢子吃了梨膏糖 

老南昌人一定还记得梨膏糖,一定还记得筱贵林,一定还记得把那些能说会道、口若悬河的人比作筱贵林、比作“卖梨膏糖的人”。

筱贵林是著名的民间艺人,大概和当年在北京天桥卖艺的侯宝林相似。筱贵林是艺名,其本名叫万笑林(年—年)是江西近代民间文化史上著名的滑稽评书艺人。其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其平易近人的滑稽笑话表演,深深地铭记在老南昌人的心目中。

常常是在街头圈一个场子,听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筱贵林讲笑话、讲段子、唱小曲,能说善道,说、学、逗、唱,样样精通。特别是机敏过人,能随机应变。时事新闻、街坊趣事,随时编词,张口就来。见张三,就唱张三,见李四,就说李四。常常使听众捧腹大笑,笑得前栽后仰。每至关键之处,筱贵林必端出竹盘,环场叫卖梨膏糖。听众也纷纷掏出5分、1角的硬币纸币购买,以求筱贵林赶紧分解下文。当年我们这些细伢子混在人群之中,自然无钱买单,却有幸看了筱贵林不少精彩表演。

说的是笑话和段子,但是卖的却是梨膏糖。虽然表面上卖的是梨膏糖,但是实际上卖的是说书唱曲的技艺。所以,百姓常说“三分卖糖,七分卖唱”,这大概是南昌城里从民国时期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的一道特殊风景。

所谓梨膏糖,以雪梨为主、配以多种药材,熬成膏状,香甜可口。

说唱艺人不仅要有高超的说唱技艺,还要有精湛的梨膏糖制作技艺。一般用纯白砂糖与雪梨、杏仁、川贝、半夏、茯苓、丁香、山桂、木香、佛手等十余种药材碾碎熬制而成。清凉消渴、消炎止咳、化食开胃,效果显著。口感甜如蜜、松而酥、不腻不粘、芳香适口。据医术记载,梨膏糖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唐朝,清朝民国盛行。

民国时期,南昌广泛流传好几首《卖梨膏糖》民谣:“一包冰糖熬梨膏,二加香料中药草。山(三)楂麦芽助消化,四君可以除肺痨。五味肉桂作配料,六配人参三七草。七星灶内燃炭火,八卦炉中炼梨膏。九增杏仁制成品,十全大补有功效。吃我一块梨膏糖,化痰止咳乐涛涛。”“老年人吃了梨膏糖,延年益寿保安康。中年人吃了梨膏糖,化痰止咳身体壮。年轻人吃了梨膏糖,强身健体脸放光。细伢子吃了梨膏糖,憨头搭脑日日长。”

作者介绍

黎传绪男年12月31日出生汉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地方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省情教育专家、江西省高等院校名师、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小组成员、南昌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10年来致力于南昌地方文化的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我省及全国语言文字界颇具影响。

(编辑:胡雪贝责编:郭云帆主编:陈旻马仲勋)

(点开原文即可回看前一天《每日新闻》,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好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xs/6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