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斋录原创作者:余悦
自古以来,江西就是重要的产茶地,著名的茶叶有武宁的红茶;婺源、德兴的绿茶;庐山、南昌西山的云雾茶;遂川狗牯脑茶等。作为江西省省会的南昌市,历来为一江南古城,东引西越,西控蛮荆,襟江带湖,居于水上交通要道,商业也十分繁荣。与商业、市民文化紧密相关的茶馆文化,自然也不逊色。重温旧史,让我们认识、回顾南昌旧时的茶楼文化。
南昌旧时茶馆
中国茶馆历史悠久,唐代就已出现专门供人饮茶的店铺,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有载:“开元中,……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后来,历经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洗礼,将茶楼发展成现在这样的局面。
江南一带,数南昌市的茶馆多、规模大。南昌茶馆又名茶园、茶社、茶店、茶铺、茶楼,本地人多称为茶铺或茶社。经营茶业和茶馆业,成为南昌地区重要传统行业。解放前夕南昌人口不过二十万,茶馆却有二百多家,遍布全市四面八方。仅在船山路一条街上,就有宝华楼、聚贤楼、陈源发三座大茶楼,相隔不到三百米,各自设有~个座位。
靠闹市区有德春园、春园阁大茶楼,靠东、靠北还有福裕春、万花楼、四海全、福兴润、杏花园等大茶楼,其中福裕春茶馆有号称“南昌市半员外”之说。当时较著名的茶馆,还有中山路的青莲阁、聚兴楼、四季春、西大街(现子固路)的黄一层楼,章江门的瑞云楼,胜利路的集仙楼、福胜楼,广润门内箩巷的集贤楼,进贤门外绳金塔的福星楼,高桥的福寿楼等。
南昌茶馆大致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其中高档茶馆装饰宽敞,并专辟雅室、特座,以茶为主,兼办小吃,也有清音曲艺、琴棋等文娱活动;中档的设备略差,但大都附设说书的(南昌人叫做听“古儒词”),讲《彭公案》、《济公传》、《水泊梁山》、《包公案》等;低档的大街小巷均有,最次的叫做“寡茶店”,多是些老人饮茶谈天说地之处。
民国以后,南昌茶铺业也不免受到西风薰染,一些现代化的商业企业,如江西大旅社开设屋顶茶社,广益昌百货大厦也设有茶社,一些新辟的公园,如豫章公园、大成公园、湖滨公园以及一些空旷地区,都在夏季临时增设露天茶社。这类茶社,除供应传统的各种茶点外,还增供咖啡、牛奶以及各式西式点心蛋糕、吐司等。这类茶社由于环境优美,深受大众欢迎。
▼往期精彩回顾▼
文史中对于茶馆消费文化是如何描述的呢?
传统茶馆的消费文化有哪些呢?
爱上两位相知,为何如此?应该怎样?首个“国际茶日”主题活动告诉您!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小编:姜小茶
END
余悦教授
著名茶文化专家、
民俗研究专家,
“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
“悦读茶书会”倡导者与推动者。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总主笔、
全国《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主编,
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
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会长,
硕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悦读茶书会悦读茶书,悦读好书,悦读社会,悦读世界。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