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概况完结

白癜风的危害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207/4574899.html
南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只不过,因为是盆地的原因,南昌的气候很有意思,我们常开玩笑说,在我们南昌,春季和秋季私奔,只剩下冬季和夏季。因为南昌春秋两季较短,很快就过去,而夏季和冬季比较漫长,尤其是南昌的夏天,我们南昌和重庆、武汉、南京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火炉。南昌深居内陆,而江西又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地势,潮湿的空气聚集中部,并且南昌由于城市扩建的热岛效应的不断加剧,当夏天温度升高,南昌就会出现持续高温、闷热、无风、潮湿的极端气候,每年7月初到8月末极为难受。每年夏季最热的时候,午夜12点室内温度可以达到33-35度,直到凌晨3点后温度才会下降。正午室外温度更达到40度左右,地表温度达到60-70度,这人就算在屋内或树下避暑,仍然汗如雨下。所以我们南昌真可以说是除了新疆吐鲁番之外的名副其实的大火炉,因为闷热更像一个桑拿浴房,天天可以免费蒸桑拿。我常开玩笑说,如果要减肥别吃药打针,我这有免费的方子,就是在我们大南昌您待上一个夏天,保证您减上几斤赘肉,而且不像吃减肥药,我们这绝不反弹。您看,小揭这“魔鬼的身材”就是这么练就的。有人说了,夏天太热那我就不来南昌,我冬天来。嘿嘿,那您就更错了,夏天多少还有空调您能避避暑,冬天您来南昌,那只有“冻死”的份了。因为咱们是南方季候,冬天属于湿冷,和北方纯粹的干冷不同在于,这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似的。而且我们这没有集体供暖的设施,冬天的南昌,屋里比外面还冷的难受。曾有北方游客冬天到南昌时和我说,这零下40°我都不怕,还怕你南昌的零下四度?第二天这位游客流着鼻涕和我说,你们这大南昌什么气候啊,这比我们北方难受太多了,开着空调都冻的慌。所以您看我们南昌人是不是很厉害,受的了酷暑,挨的了严寒。但就是这样的大南昌造就了许多的名人,往远了说我们有著名宋朝词人晏殊,大家非常熟悉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出自他的手笔;还有著名航海家汪大渊,他写出著名的《岛夷志略》,被公认为对世界历史、地理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画家董源和巨然,合称为“董巨”,其中董源的《潇湘图》至今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被称之为国宝。再往近里说,我们有植物学家胡先骕、雕塑家和书法家程允贤、著名画家傅抱石、法学家梅汝璈,数不胜数啊!另外我们这里出了许多体坛巨匠,像什么体操王子童非、游泳健将欧阳鲲鹏、羽毛球反手之王的熊国宝。文艺界出名的,那也多了去,大家非常熟悉的甜歌天后杨钰莹、出演《武林外传》吕秀才一角一炮而红的喻恩泰、著名导演高希希和黄磊;前段时间热播的《芈月传》,我们曾开玩笑的说,这是一个南昌人和一个南昌媳妇掀起的收视狂潮,里面芈月的扮演者孙俪是我们南昌媳妇,对了,她的老公就是在我们南昌东湖区羊子巷长大的邓超,而芈姝的扮演者是我们南昌西湖区长大的刘涛。所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夸赞我们南昌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点都不为过啊!刚刚有咱们朋友问我们江西车牌怎么排列的,和大家简单聊聊。排第一的赣A就是我们南昌,其他的B-L车牌顺序依次是:赣州、宜春、吉安、上饶、抚州、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那么这是如何划分的呢?据资料显示,当时车牌改革的时候,当时江西全省还不全是地级市,赣州、宜春、吉安、上饶、抚州五个还是地区,所以在排列车牌的时候,是先排列地区行署,然后再是省辖市,排列的依据就是经济总量,当时五个行署的经济次序依次是赣州、宜春、吉安、上饶、抚州,省辖市是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和鹰潭,所以最后江西的车牌就是按这个顺序,九江是当时省辖市的老大,但是先排了五个行署,所以九江最后就分到了“赣G”这个车牌。后来,前面五个地区都变成了地级市,但是车牌还是当时划定的。好了,各位亲爱的游客,我们的前方马上就到达我们南昌最著名的街道---八一大道。这条路的前身就是民国时期的安石路,对的,为了纪念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八一广场西南边的孺子路口,这个位置原来是南昌古城的顺化门,过去城外有练兵的大校场,所以有民谣说“跑马射箭顺化门”。最早沿着八一大道还是一条壕沟,后来城墙被拆掉了,碎石碎砖填平了壕沟,铺铺垫垫的修建了标准不高的安石路,到了解放前夕这里只剩下老城墙根。解放后,江西省人民政府就在这安石路的基础上修建了一条宽达60米,长达到6华里的八一大道,而修建八一大道的这个人连毛泽东都佩服他,他就是我们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有意思的是,邵式平当时提议八一大道规划修建是80米宽,他说除了城市的发展还要考虑备战的需要。他的想法是八一大道,平时可以作为交通,战时是作为飞机起降的跑道。但这个提议让很多人感到吃惊,财力物力自不必说,修建那么宽的路用得上吗?当时整个南昌不过二十多万人口,大大小小的汽车加起来也没有多少辆。当时汽车也确实是少,解放初期的时候,小车子就是两部,一部是邵式平的,那是粟裕同志送给他的,再一个就是省委书记陈正人的,一部缴获来的美国吉普车;公交车只有5辆美国福特木炭车。所以有人说“那么宽的马路,从来没听说过,有那么多人走吗?”邵省长却是力排众议,他说:“现在你们觉得太宽,不错。但随着建设事业发展,交通车辆、人流必将大增。那时八一大道可能还嫌窄呢。”邵式平的这句话是一语成谶啊,现在的八一大道真的是让人觉得窄了。在邵式平的坚持下,年6月2日,八一大道正式动工建设,当时很多农民、机关干部、解放军等跑来帮忙。可惜的是,八一大道开工后不久,也就是年底,一场大规模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的三反运动在全国展开了。在那个还是一穷二白的年代,要修建一条80米宽的马路,简直不敢想像,于是有人借此机会把修建如此宽的大马路作为官僚主义提出来批评。面对空前的压力,邵式平被迫作了自我批评,并且只好作出让步,但是他坚持,再窄,路面宽度也不能少于60米,不能再退了!于是就这样,我们的八一大道变成了现在的规模。现在大家往车的左边看,我们旁边的这南昌电信大楼初建于五十年代,是苏联援建的项目,这也是目前南昌唯一留下来的苏联援华建筑了。在我们车右边大家看到那高高的建筑就是我们南昌的城徽,修建于年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这个塔动工于年的8月1日,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三周年之际建成并对外开放。其实这个塔最初不是打算建在这,而是想要建在南昌火车站前面的老福山街心花园。因为那是一个交通要塞,南来北往的游客一下火车都能见的到,据说在年的时候还进行了奠基典礼,但由于“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等原因,纪念塔一直没有开建,这个计划最终也没能变成现实。直到年,暂停了近20年的八一起义纪念塔工程终于被提上日程,当时建塔地址还是定在老福山。但是后来遭到许多专家和市民的反对,原因是如果纪念塔建在交通路口,将会吸引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影响交通。于是纪念塔又改建到了八一广场,按照当时的规划,纪念塔塔体为正四边形,并有三个地道入口。在塔内安装电梯,塔身顶部有四周环绕的平台,从地道进入地下室,乘电梯登上塔顶,可俯瞰我们南昌英雄城的全景。但由于建设经费紧张,其中电梯和塔顶观光台等一部分规划最终没能落实。当时这个塔花了多少钱呢?万元,在当时来说,还算是笔不小的数字。这个塔的设计者就是后来滕王阁重修的总工程师,叫做陈星江,他的老师就是著名的建筑家----梁思成。这座塔设计很是巧妙,大家随着我的手指方向看,在塔顶的钢枪刺刀上有块闪闪发亮的刀尖,这其实是避雷针的顶端,通过刺刀、枪杆、塔身插入地下,以避免纪念塔遭遇雷击。另外在塔顶红旗的上方有一个出入孔,工作人员可用塔身内预埋的铁攀梯由上而下走出红旗。纪念塔的塔身高度为27公尺,军旗为宽高8.1米的正方形。值得一提的是,纪念塔在年改造后,塔高增加的高度就为8.1米。这几个数字恰好映衬了八一起义的时间,年8月1日。在车转过来后,我们可以看塔身正面有几个烫金的大字“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这是由十大元帅之一、参加了八一起义的叶剑英元帅题写的。有意思的是,在年之前,八一起义纪念塔都是采用华国锋题写的塔名。直到后来有人提出,应该请参加八一起义的老同志重新书写塔名,然后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向中央宣传部提出申请,然后再由中央宣传部请叶剑英同志重题塔名。自此以后,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一直雕刻的就是叶剑英题写的塔名了。各位游客看下车的左边,那里有个大大的红五角星,那是我们江西省展览馆,它始建于一九六九年,当时的名称叫“万岁馆”,取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之意,那个名字带有浓重的时代特征,现在已经改为举办各种展览的省展览馆了。拐过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路名字就叫中山路,大家一听就知道,这也是一条以人名命名的街道,不错,就是为了纪念国父孙中山。在年秋,孙中山受当时的江西都督李烈钧邀请来江西。他当时从上海启程,乘坐长江轮船“联鲸号”,经南京到达九江,再改乘“西昌号”轮船,10月25日到达南昌。孙中山来南昌的第三天,也就是10月27日,南昌各界群众在顺化门大校场,也就是我们刚看到的八一广场,在这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欢迎大会和阅兵式。为了一睹中山先生的风采,我们南昌市民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以致百花洲至皇殿侧一带全是人山人海。而孙中山阅兵所经过的这段路,在年拓宽改修后统称为“中山路”,孙中山在南昌期间曾两次经过这条路。今天中国许多城市都有一条重要道路被命名为“中山路”,但南昌的中山路是为数不多的孙中山真正走过的。好了各位亲爱的朋友,在我们车的右边大家看到的就是南昌内四湖之一的东湖,南昌旧十景中有两景在这块,一个是“东湖夜月”一个是“苏圃春疏”。这一带也叫百花洲,蒋介石把南昌作为第二首都的时候,他所住的行营,也就设在这个地方。只不过很可惜的,出于对他身份的忌讳,他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凋零磨灭,没人管理,成了一座空有其表的房子。车现在经过这条横向的街道叫做渊明路,对了,这是纪念我国著名的田园派诗人陶潜陶渊明。在车的左边叫渊明南路,这一带,我们南昌人把它戏称为南昌的“小香港”。这是为什么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这个地方聚集了很多第一批下海经商的南昌人,由于这里出售的衣服款式新颖、花色繁多,立即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渐渐地,摊点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集市,再加上这里最大的“杀手锏”就是紧跟潮流,只要热播的港片里女主角穿什么衣服,很快这里的摊子上就会出现款式类似的衣服,吸引大批女性疯狂抢购。所以南昌人就把这里叫做“小香港”。有意思的是,由这里还创作出很多新兴的南昌话词汇,比如说“万老吧”指假货;“作习子”指爱漂亮;“窝罐里”指的是腰缠万贯的大老板;“麻”指的是钱,英文money的缩称;“见货”是指正品的货等等等等,有意思吧。好了各位亲爱的朋友,我们前面就要到达我们行程当中南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因为这里不方便停车的缘故,我来和大家说下一些注意事项,以免大家参观时候出现小插曲。揭震昆

码字不易,请多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mj/15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