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十届江西招生群元旦线上分享amp

和君十届江西招生群元旦线上分享

——王宁同志读书分享会

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养成一批好的习惯是一生的修为。元旦晚8点,和君十届江西招生组邀请了九届南昌班王宁同志做了线上分享,王宁同志结合自身经历给大家做了一场精彩的分享,用行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的大道。

分享主题:不可一日不读书

分享人介绍:王宁

职业:集团高管·HR·律师·建造师·和君九届南昌现场班标签:已婚有子,而立之年,大略有静气。学杂不精,管理专业,旁涉文史法哲,建筑亦有涉猎。修养止于打发时间,茶道,香道,书法,篆刻皆偶能为之。汉字饥渴症重度患者,年啃几百本,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古敏求,经史子集,附庸风雅,哗众取宠。自修自得,无依而生,有一则活。

王宁同志的分享由9部分进行,分享结束后和大家进行了互动答疑。以下为分享全文整理:

1

自我介绍(阅读简史)

大学前由于条件限制,阅读量是一样的;

大学期间本/年,在图书馆借书看;

研一读一些堆满灰尘的书,9个月大约本(约.3本/年);

研二之后有了电子书,阅读量不详;

年至今,大约本(平均约-本/年)

2

图引

年,接触了社会一些深层次的东西,看到很多问题,觉得自己解决不了,感到迷茫。用杨绛的话总结问题,就是“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书与人生境界很相似:初始的时候,看山是山,次之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

4

有效学习和无效学习——王东岳

有效学习:在现有的知识管道之外,开辟新的知识管道;

无效学习:在原有的管道里面,增加增量。(譬如说,学的是法律,除了法律的书都不看,是在法律的管道里面增加增量,这个是无效学习。不是说学习是无效的,而是对于提高人生讲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无效的。)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天花板,在内部是打不破的,所以,单纯想通过一条路走到黑,是必然认不清这个纷繁的世界的。

5

“维度”——《三体》

强烈推荐《三体》这部小说,3部而已。里面有个很好的概念,是关于“维度”的,这个对于我们理解当下的世界,有拔高的意义。

简单分享一个概念,我们是三维世界,我们看二位的平面,一张画,再怎么好的画,都是平面的,你去触摸它,都能通过指尖摸到它的全部。对于二维的画来说,你就是它的神,因为你对它全能全知。

那么,有一维、二维、三维,是不是也有更高维呢?

《三体》从科幻的角度上,试着浅显的讲了这个事情,有些对,也有不对的地方。只从四维给大家分享,四维比三维多了:时间这个变量。好吧,请大家记住这个变量,这是唯一能够改变三维生物的“上帝”。

6

不同

对于找男女朋友的事情:吸引只来自于不同,所以你被他吸引。这就是爱恋的由来。所有爱恋的由来的本质,都是源自“不同”。

论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君同行,解释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书,领略不同的风景。

7

养成习惯的方法

条件:对新领域的好奇,有时间踏实的付出,是必备的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有起码的28天的强化,只有这样才会成为一个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读书的习惯也是如此。

坚持每天都如此,这个很重要。和君九届有很多这种点滴的坚持:每周的跑步;每天的读书分享;每天20个俯卧撑打卡……

对于我本人而言,还有一个年自己自己每天的坚持,就是从6月28日开始,我发愿每天瘦0.1公斤。下面左图是我年1月23日我们公司年会的时候,我的实景照片;右图是我们九届足球赛(年11月12)时候的照片。

时间,只有这个上帝才会有可能给三位的人如此巨大的变化。不嫌弃0.1是那么渺小,累积起来就是很大的成绩。不要觉得每天读一点书没有用,累积起来及时很大的只是存储。

8

开卷有益

对于碎片化时代下,我们的网上读书模式的看法:

1,收藏文章。这个动作就不要有了。碎片化的时代,你现在不看,将来也是没有时间看的。如果要收藏,就当下,立即看完它,消化它,不要等,因为你将来是没有时间看的。如果现在不看,想着有个很好的时间,喝杯茶,慢慢看。那么,这个时间是永远都不会到来的,因为,这个时间在你添加收藏的那一刻就过去了。而且永远回不来的。

2,大部头有大智慧。很多我的价值观和系统思考的形成都是源自大部头。就是那种动辄上了基本的那种。

3,重视一手的信息,尽量不要去吃别人咀嚼了的。逻辑思维很好,我也很爱看。那期节目我真的喜欢的话,罗胖子推荐的书,我都会买。我读过之后,再去听他的节目,发现了很多第一遍听的时候,很逗并没有get到的点,他讲了,但是我没有听懂,只有我跟她站在同一本书的高度上,才发现,罗胖子没有骗我,是我不懂他而已。

4,纸质书和电子书,我没有情结,无所谓,我爱买书,也爱藏书,当然有电子书也可以。我的KINDLE就读了很多大部头。

5,希望大家学习繁体字,度自己老祖宗的古书。最好不加标点的那种。不为了别的,哪怕就是“不同”这个点,在这个世界上,你也会收获很多目光。

9

读书方法

读书有法,并不是乱来的。我觉得粗略地看,起码是泛读和精读两种。

从泛读来看,精要在以下几点:

1.明晰自己的读书目的,是为了好玩,打发时间,是为了了解某个点还是别的。这儿会影响到你读书的方法和速度。

2.明白了目的后,翻书就快一点,好玩就好玩,不要想着花20块买了本书,不看1个月就对不起人民币。不好玩了就不要看了,这是尊重自己的时间。为了了解某给点,就找到这个点,看了,这本书就扔掉,因为其他的东西,对你无效的,你看了,也会忘记,何必就强迫自己。

3.速度的方法,一目十行,了解60%的内容,这个网上很多方法,不去展开。

精读而言,精要在以下几个点:

1.了解概念,这个是基本,进入一个新领域,只有知道了概念,才能入门。

2.读一本书的序。正常情况下,序是两种,自序和他序。

自序是作者本身思考的引领,他想用2页的内容,带你走进他的思想体系,这多好。作者用最短的时间,帮你走了最长的路。

他序一般是高于作者本身能力的人写的,最好是写序的人,读了作者的书,那么你在读之前就知道了,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这可以在没有读之前,就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看这本书。

3.一定要看目录。目录是结构,是逻辑框架,是一本书中最美的部分。它是作者最深逻辑地最简单表达。

4.每一章地读,要明白它在目录中——也就是逻辑结构中的地位,这决定了这一章的内容,你理解的是不是对的。

5.凡是要精读的书,一定要隔段时间再读一遍。每一遍都有新的体会,那么你就知道自己进步了。这是评价自己的尺子,可以自己给自己下评价,而且这个感受很直观,你一定感觉得到。

10

一个价值观

无依则生,有一则活。

和君同行,人生风景。

没有什么依靠,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只有靠自己去谋,才能生存下去。

一就是绝活,只有在人生中有了绝活,才能活得好,因为这个是习惯的力量,通过时间给予你的不同。时间是最公平的,你怎么对待它,它就怎么回报你。

和君同行,我们没有回头路,因为来的路已经崩塌了,我们只有奋力向前。

徐华龙同志对分享的总结

王宁哥既谈到了价值(思维)观(东岳先生、三体),同时又体现了方法论(泛读与精读)。在追求个人自由的路上,拥抱不同,善于去学习“无用”的知识,尝试“无效”的爱好,同时多学科的建立自己思维库,最终这些无效会跃变成你的必然。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年看几百本书的积淀让人佩服,每天瘦0.1KG更是感动),做时间的朋友,主动去链接,成为一个“超级个体”。这里不得不谈王宁哥每天在中南学院讲论语,有时候在火车上信号不好,有时候中南学院群并不活跃,这些因素,并没有影响,坚持有时候是需要克服一些东西的,起码在变成享受前。所以呀,必须点个赞。和君同行,你就是我的风景!(得到了王宁大哥的五星好评)

十届申请者程丰博对分享的总结

王宁大哥的读书分享

1.我们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看山是山,次之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这样一个过程。

3.每个学科的天花板,通过增量是打不破的,只有有效学习,跳出本学科体系,才能做到有效。

4.“维度”:世界是多维的,生活在三维空间的我们可以用多维来看自己,从四维来看,我们多了个时间,还可以五维,六维等升华看自己。

5.君子和而不同,和君同行,人生风景。

6.养成一个好习惯,对新领域的好奇,有时间踏实的付出是必备条件。

7.开卷有益:a.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做到及时阅读b.大部的书有大智慧c.重视一手信息d.电子或者纸质e.学习繁体字,古书阅读。

8.读书的方法,泛读:明确读书目的(好玩还是有侧重点想了解),根据目的去读部分或者全部,一目十行即可。精读:了解概念,入门;序言就是作者带读者走进的思路;目录是逻辑结构,阅读每一章要紧扣目录逻辑结构,判断自己理解是否合理。精读的书籍要经常温故。

9.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推荐书目及问答环节

一、推荐书目

推荐几个大部头的小说

《慈禧全传》历史正观,在实际人的身边看事情怎么发生的,不愤青

《大秦帝国》我们的真正祖宗来源,奠定中华文化的根基的朝代

《三体》提升思维观念的一本好小说

《光荣与梦想》了解美国这个国家的最好的书

二月河《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想要今天活的好,这三本书不能少

二、提问环节

1.问:您站在书上看到的世界是什么?现在对迷茫期的那个世界,你是抗争还是妥协?

答:很美的世界,充满生机和希望,没有迷茫,大道很清晰,而且很辽阔。世界其实不是在你的书房外面,就在你的心里。心里的阳光普照下来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是温暖的。

我的格局还不够高,我清晰的知道,我的上面有人,我想去看看他们看到的世界。譬如说,定个小目标,先看到明夫先生看到的世界。

2.问:比如我读路遥的人生,记住的只是故事情节,书的真实感觉留在心里面,你要我说,我却说不出来,看过很多书都是这样,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能把书中的内容更好的表达出来?

答:昨天在中南学院跟大家聊论语的时候,有句话跟你分享下。道不远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有你悟到的才是你自己的,这样的道是要做出来,本质都是知行合一的具体表现。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知而不行,非真知也。书里的东西,感悟到了,能够在行的时候体现出来,就可以,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说出来的。孔子说,吾欲不言,天何言哉?别人可以通过你的行为而悟到你体会到东西,但是肯定不会通过你说的体会到。

这是我自己的体会,可能有偏差,我今天晚上说的都是错的。

3.问:读书的本质在于提升自己对于世界的了解认知,在实践的过程中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知识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但当它出现了转化就拥有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最近一期逻辑思维罗振宇说,目前知识已经从存量时代,过度到思维体系时代,不再是读多少书拥有多少知识,而在于思维层次的养成与看问题的角度,因为这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我觉得和君提出的“丁”字型学习结构体系很好。我想问的问题是,王大哥如何看待“先横后纵”与“先纵后横”两者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答:好问题!

1、知识本身没有价值是对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提东岳先生的无效学习和有效学习论。

2、读书的本质是不是为了转化成生产力?这个我存疑,我认为读书时为了让自己自律,让自己受罪,通过不断的折腾自己,螺旋式上升。

3、思维层次我拿一个平行概念来解释会更清楚,就像禅宗的开悟。本身就有两个渠道,一是“顿悟”一是“渐悟”,这个本身没有高下之分,根据人的根器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路。智慧福德具足的上人,许不用读任何书,可以立即明白。我是个平凡的人,我想要了解东西,只有靠这种积累。

4、和君提出的“丁”字型学习结构,是培养高手的。高手的定位,我认为有四个判断标准,缺一不可。专业背景,经历变革,哲学思考,人文素养。这里我觉得是相辅相成,并没有严格前后关系,所谓“先横后纵”“先纵再横”我觉得是个伪命题,因为根本都做不到。只有融合前行,并且加上自己的实践,用脚步去丈量真实的商业大地,才有可能锻炼出真正的高手。

5.问:王大哥的回答给了我一些启发,想起了《管理哲学》课任老师讲的,每个人的慧根不一样,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每个人的“悟性”,比如六指惠能没有读过书,但确懂的很多哲学佛学道理。但我们大部分依旧是普通人,还是应该广泛涉猎,才能够明确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有更多“顿悟”与“渐悟”的机会,空明之境的达成毕竟只是少数。“悟”性始于一定的积累,心态很重要。

答:为学日增,修道日减,看起来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实际上走到各自的最高峰,都是会碰面的。

6.问:突然发现和君的人才思想体系,和我们人力资源中的“冰山素质模型”有很大相似之处。

答:嗯,是差不多。表达方法,更加人文性浓厚了些。

7.问:目前为止,我痛苦的源泉是,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请指点迷津。

答:这个问题何其大啊。孔子,释迦牟尼,老子,耶稣,阳明先生都有论述,你爱哪一款?

8.问:倒是很想有个皈依,矫情地说,将自己交给一个更高的存在。但境界不够。

答:群里不传法,不聊皈依的事。女孩纸,要慎重啊,一生就一次机会,要珍惜

和君九届

致和君,我们一直魂牵梦绕的地方;

致九届,我们必将风雨同舟的战友!

扫下方







































北京中医医院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权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zy/13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