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泛黄的
土地房产所有证
肖云贵
一九五三年一月五日
这一天,是我家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对于一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的贫寒窘迫农家是何等难以忘怀;这一天,我的父母手中有了一件无价之宝——吉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一张“江西省吉水县土地房产所有证”。
《江西省吉水县土地房产所有证》
农历庚子孟秋时节,我在哥哥家中又一次见到了这张已经泛黄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它已经被珍藏了整整六十八年啊!六十八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一瞬间,但在我家,它却是经历了四代人的精心呵护。
这张土地房产所有证纸质是草纸,文字排列格式为竖排,字体系正楷繁体,人工填写为毛笔正楷。这一天,我和我哥哥、侄子静静的端详着这张历史记忆的容颜,饱含深情的凝视着上面的一行行、一字字、一句句。
尽管岁月沧桑、时日久远、略显泛黄,但那工整的字体、遒劲的笔力、清晰的纸面、厚重的分量,还是深深的吸引着我眼花的目光,这上面明明白白的告诉持证人是:“第五区院前乡院前村居民肖某某”;郑重的宣告:“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保护农民已得土地所有权’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之规定本户全家所有土地均作为本户全家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与卖转赠与出租等完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特给此证”,并盖上了县长潘开桂的印鉴。所有证上表明:房屋两处三间、地基三块、四址明确。“吉水县人民政府印”四方红色的公章,工工整整的盖在“一九五三年一月五日发”的字样上面,鲜红耀眼,庄重威严。
我看着看着,胸中不由自主的涌动着一股暖流;看着看着,眼眶控制不住的湿润了;看着看着,触动了我的心灵,喉咙有点哽咽;看着看着,勾起了我许多心酸的记忆,心中五味杂陈,难以平静。
儿时的记忆虽是朦胧的,但却又是刻骨铭心的。父母告诉我们家里世代农民,一介贫农,贫苦潦倒,居无定所。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贫苦人民翻身得解放,享受了农村土地改革的成果,所有证上的房产就是分得村上一个地主的。房子的原主人是行医的,房屋设计建设有点特别,整个房屋由三部分组成:一栋正屋、一栋后宇、一栋二层阁楼,阁楼主要用于晾晒中草药。正屋分给两家贫农,一家一半,其余分给了我家。
似乎从村上长辈口中听说过,我家祖上虽不是大户人家,但也算是居者有其屋。后来家道衰落、到处流浪、寄人篱下,有时一年要搬好几次家。今天分得了土改的房子,总算有了落脚之处,心中满是幸福。我的童年、少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后来我们兄妹三人长大,住房就显紧张,因而用土砖搭了一间简易厨房。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难过之事,有一年大年三十夜晚,厨房门被撬,年货被洗劫一空,父母心中十分伤心。
三户人家共一个大门进,共一个后门出,共用一个大厅,进进出出,日久天长,不免磕磕碰碰,实属无奈,只能将就。年9月,我离开家乡,逢年过节才回家住上几天,但父母、哥哥一家、妹妹还得继续坚持,这样的日子一直熬到年。
“安得广厦千万家”。拥有自己独门独户的房子是我家祖辈几代人的梦想,是我父母一生的渴望和追求。可是在那样的年代,几乎是白日做梦。父母却没有放弃,一直在奔波、一直在挣扎、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拼命。曾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村上突然刮起一股“打墙脚”之风。不管有钱没钱,先抢占一块地基,打好墙脚,等待时机。在这股风的挟持下,我父母也占了一块地,自己双手挖地基,自己上山捡石头,总算把地基做好了,可是房子还是建不起来。
“春雷一声震天响”。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广袤的农村大地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家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了。一家人奋力拼搏、勤俭持家、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目的就是要实现住新房的梦想。直到年夏,总算在原打好墙脚的地基上,建起了一栋砖瓦结构的新房,梦想成真后一家人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遗憾的是,苦命的父亲没有看到新屋,希冀父亲在天之灵能看到天下万千高楼大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来到吉安谋生,住房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单位上分配了“两室一厅”公有房,结束了住单间的历史。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进入新时代,我家的住房条件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发生了质的飞跃,大小孩住上了四室一厅套房。说起这孩子,不得不提起一位挚友,他是宜春上高县凌氏,我们相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相交于北京中央团校。89年女儿毕业时,时任江西省某公司主要负责人的他,主动帮忙安置女儿就业,这期间我们君子之交,我无以回报,心中时有许多遗憾和愧疚。尽管许久未曾联络,但他时常在我脑海里出现。他的这份恩情,我终身难忘!二小孩也将在辛丑牛年乔迁新居,三小孩已按揭购得二手房,前不久我和老伴在那儿居住了多天,感觉温馨、舒适。
三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妈妈、哥哥建的房屋现已改造一新,盖上了琉璃瓦、装上了自来水。两个侄子在家乡也都建了新房,今非昔比、翻天覆地。尽管那张泛黄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上的房子已成为历史,但那张所有证永远是我心中的乡愁,永远是我心中的记忆,它永远承载着那波澜壮阔的岁月,永远承载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梦想。我将继续珍藏这份久远的历史,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的传下去。
年1月6日写于井大安宁雅苑
作者简介
肖云贵
吉水黄桥镇院前村人,大专学历。曾在中共吉水县委、白水镇工作。年调共青团吉安地委。年在井冈山大学退休。
注明:如需转载此文,请联系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