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友同咏《宋词百家品鉴绝句首》
七绝·王安国(新韵)
苏涛
独立层楼望远村,
红英纷落泣残春。
风吹乱鬓慵梳理,
谁为孤芳点绛唇。
七绝·王安国(新韵)
王维国
入仕白丁举孝廉,
诗文浩卷仰骚坛。
东风巧借殷勤意,
减字木兰花满天。
*《减字木兰花·春情》是其词中名篇。
七绝·王安国
姜道宏
清平乐赋渡残春,
耻借朝堂紫绶人。
细雨落红莺雀语,
黄昏月破泪沾巾。
七绝·王安国(新韵)
孙德江
荫庇不谋加紫袍,
直言利弊悖当朝。
含冤落寞非关梦,
满腹才情却自消。
七绝·王安国
郝云天
一代父兄名九州,
殷殷忠孝续前修。
诗文浩卷随波逝,
清笛悠悠伴碧流。
注:王安国(-),字平甫,王安石同母弟。熙宁进士。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安国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代文豪,诗、词、文三类作品皆丰。他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王安国集》60卷、《序言》八卷,似有删并。诗文大多已佚,今仅存《王校理集》一卷,收入《两宋名贤小集》。《全宋诗》卷录其诗一卷。《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三首。《全宋文》卷收其文二卷。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他工诗善文,词尤博采众长,工丽曲折,近似婉约派。其《减字木兰花·春情》词有“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之句,将思春情绪写得缠绵悱恻,楚楚动人。
七绝·王观(新韵)
苏涛
江苏才子忆黄梅,
自叹芳华骤雨摧。
媚眼盈盈逐客梦,
浪淘沙尽望春归。
七绝·王观(新韵)
王维国
水眼山眉妙境横,
扬州雅赋翰林卿。
可怜一曲清平乐,
逐客沉冤何处鸣?
七绝·王观
姜道宏
江南逐客踏青归,
眉眼盈盈赏翠微。
秀色香云春且住,
残寒轻暖柳花飞。
七绝·王观(新韵)
孙德江
傲才应制欲高求,
哪料一章付水流。
逐客江湖风雨后*,
浪淘沙尽润神州。
*逐客,王观被罢职后的自称别号。《浪淘沙》,系王观词的代表作。
七绝·王观
郝云天
词赋扬州承圣恩,
清平乐府化啼痕。
心痴冠柳诗才尽,
逐客炎凉独倚门。
注:王观(~1),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如皋)人,宋代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至老。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七绝·张舜民
苏涛
浮休居士自多情,
词赋犹挟万里风。
迁客倚栏回望处,
黄昏怎忍卖花声。
*《卖花声》系他的名作。
七绝·张舜民(新韵)
王维国
风流儒雅醉丹青,
谏议忠刚累党争。
回首夕阳悲木落,
仰天长啸卖花声。
七绝·张舜民
姜道宏
卖花声里望长安,
忆念三闾吊蕙兰。
湘水楚天红尽处,
身孤地远夜将阑。
七绝·张舜民(新韵)
孙德江
吟诗泼墨本逍遥,
一旦为官必苦劳。
纵使浮休观远日,
卖花声里念当朝。
*浮休,张舜民自号浮休居士。《卖花声》系他的名作。
七绝·张舜民
郝云天
谏议西征未了功,
丹青羁旅伴诗翁。
君山木叶阳关唱,
百世知音月影中。
注: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州)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佑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佑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南宋绍兴年间,追赠宝文阁直学士。其文集今存《画墁集》8卷,补遗1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及《丛书集成》本。现存诗词余首,诗《村居》、词《卖花声·题岳阳楼》是其代表作,广受推崇。
七绝·苏轼(新韵)
苏涛
千秋才子酒中豪,
明月轻风酹浪涛。
天意幽幽谁可问?
黄州醉咏念奴娇。
七绝.苏轼(新韵)
王维国
神助峨眉降伟才,
一蓑烟雨志难衰。
文忠把酒青天问,
豪放词风百代开。
七绝·苏轼(押豪韵)
姜道宏
宦海沉浮节自高,
不惊宠辱气犹豪。
诗词文赋千年颂,
江水恒流万顷涛。
七绝·苏轼(新韵)
孙德江
天降奇才备栋梁,
乌台诗案痛蒙伤。
大江东去风流在,
豪放词章万古扬。
七绝·苏东坡
郝云天
华章灼灼紫霞开,
恣肆纵横鬼斧裁。
漫漫人生浮五色,
豪情逸趣入诗来。
注:苏轼(年1月8日—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词全集》存首(词约占十分之一)。苏轼最出名的词应该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定凤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代表作,几乎是家喻户晓。其诗尤以《题西林壁》《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流传最广。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使其扩大了表现功能,开拓了新境界,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这条路径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形成了中华文坛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七绝·晏几道(新韵)
苏涛
落花独立醉红颜,
新月红楼美少年。
梦里情歌肠断处,
彩云轻绕鹧鸪天。
七绝·晏几道(新韵)
王维国
流连六艺性情公,
婉韵幽林杜宇声。
花落燕飞追梦去,
思卿争向小山重。
*其词集《小山词》是小令词在宋初发展的一个高峰,并以婉曲纯情特色和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享誉至今。
七绝·晏几道(押先韵)
姜道宏
小蘋幽梦鹧鸪天,
醉捧金钟慕酒仙。
自幼潜心研六艺,
诗词清雅诵婵娟。
七绝·晏几道(新韵)
孙德江
珠围翠绕玉食身,
孤傲痴狂本性真。
余烬冷烟无梦醒,
词悲千古苦情人。
七绝·晏几道
郝云天
潜心六艺旁诸家,
跌宕纵横寄一涯。
仕宦蹇连无可奈,
只教痴意绽芳华。
注:晏几道(年—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存词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在词星辉煌的大宋时期,以言情见长的纯情词人晏几道,其纯情锐感的资质和深挚、婉曲、沉郁的抒情风格,合力造就了《小山词》纯情特色和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