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教育人赴新加坡取经学习之第二周报告
还记得南昌教育人于8月1日起赴新加坡学习取经之事吗?
南昌教育人赴新加坡取经学习之第一周报告
目前,新加坡学习考察已进入第二周
本周的学习培训依然丰富
分别有:
专家讲座
教师座谈
拜访考察
体验式教学——黑暗中对话
杨绍强校长,新加坡模范华文教师奖得主,为我们讲述了“新加坡校长专业化发展与优质学校建设”,从校长的领导哲学、领袖成长模式、职责和绩效考核谈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同时着重介绍了新加坡优质学校采用的“卓越学校管理模式”和成效评估的标准。
李斌博士介绍了“新加坡学校如何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分别从德育的核心价值观、德育课程设置与评估、人格养成与情绪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学员们也注意到新加坡学校是保留有体罚制度的,严重违纪的男生可能会被打鞭。
林文钦教授介绍了“新加坡教育体系改革与教育政策发展”,重点阐述了新加坡教育导向从“生存—效率—能力”的演变、“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工学结合”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张延明博士的“新加坡教师人才培养”、“校长应对变革的方式和能力”,重点阐述了教师、教育管理者的职业发展、校长应对变革的三种方式以及学校特色建设:课程与评价,同时列举大量案例予以佐证,让学员们了解新加坡校长、教师的成长模式和真正贴近生活、按需设置的学校特色课程。
林丹文老师介绍了新加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政府的教育投入情况,并就莱佛士女子中学的课程辅助活动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的座谈,讨论热烈,大家各自交流了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林义明教授讲述的“新加坡的教育理念、科技与创意教学”,以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为例为学员们介绍了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情况以及未来学校的设想,使学员们深受启发。
房永青博士的“校长领导力提升与领导艺术”,从校长领导力的内涵、领导风格和领导艺术、校长领导力的修炼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就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学员们进行了探讨。
体验教育学员们还拜访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并实地考察了新加坡最高组屋达士岭的建设和居住情况,进一步了解了新加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居者有其屋”的住房保障制度,深刻感受到这个城市小国在夹缝中生存的不易和为民众谋福利的执政理念。
同时,学员们还接受了一番别开生面的体验式教学:“当一次盲人”之德育教育——黑暗中对话。学员们在盲人解说员的带领下,在完全黑暗的室内穿行,来体验逛公园、坐船、过马路、用餐等日常场景,深感盲人生活的不易,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消除偏见和歧视,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平等。
学习体会1.新加坡以人为本,重视教育,投入巨大。作为一个城邦小国,资源匮乏,甚至连饮用水都需从邻国进口,故提出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源泉,教育要为经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注重实用性,一方面推行精英教育,实行奖学金制,实施天才教育计划;另一方面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体化,培养技能型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年新加坡教育经费为亿新元,占财政支出的17.7%,仅次于国防经费。
2.新加坡教育制度顶层设计,精细化管理,更为关键的是强有力的执行文化。管理学家艾利森说: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执行力依靠的不仅仅是健全的法律和规范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依靠严格执法和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在新加坡,不论是在招生分流考试还是学生管理、课程实施中,人为干扰的因素极少,规则制定出台,执行的效率非常高,落实的力度大。
3.新加坡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合理,注重培训,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新加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个人工作表现评价,实行等级制,保留5%的淘汰率;二是教师个人发展潜能评价,帮助教师预测适合职业发展的途径。教师每年必须参加小时的培训,60%的内容跟自身专业有关,另外40%则可以根据教师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培训费用由教育部负责。
4.新加坡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辅助活动极具特色。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有专门机构管理,有专项经费,要求学生全员参加,并纳入升学考核。多数中小学实行半天课制,下午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课程辅助活动的实施,真正推行素质教育。
5.新加坡教育务实高效,但易受国际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和冲击;公民素质较高,但移民和流动人口较多,国家认同感不强;多民族文化并存,但相互交融不足,文化积淀不够,未真正形成统一多元的新加坡文化。虽然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在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教育,但任重而道远。
本周,学习班还举行了结业典礼。新华国际教育集团董事总经理徐静女士和本次培训班的班长南昌二中彭旭斌书记分别发言。
通过培训学习,全体学员普遍感到深受启发、收益颇丰,开阔了工作视野。学员们表示一定要认真消化吸收学习内容,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领导力,为带动全市教育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南昌教育的腾飞做出贡献。
内容来源:南昌市教育局
本文编辑:胡诗怡
专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