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
大家好!
年5月10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内容与一幅图片相关联,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片。这是一棵树,对应的部分从下到上分别是根、干、枝、叶、果。下面就请我们的家长来做个连线题,一个人的成长就如同这棵树,必备要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长教育、孩子的成就。这五个方面中,孩子成就毫无疑问是果实,那么剩下的四个要素,请家长们来做个连线题。
一棵树的成长,最重要的部分是——根系。按照作者的这个思路,一个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部分那就应该是——家长教育。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教育的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
看到这篇文章,作为老师我觉得很兴奋,很激动,也许有人有疑问:教师的工作不就是专门教育学生吗?是,教师是我的职业,我现在在初三担任班主任,以我们班为例,参加中考人数62人,1个班主任——62个孩子,孩子的监护人按父母两人计算,2个监护人——1个孩子,如果一个班级的家长形成合力,与老师达成共识,那就变成家长+1个班主任——62个孩子。一股洪流还不足以覆盖几颗小水滴吗?如果我们初一年级的家长形成合力,那就会变成一片爱的海洋。台下在座的各位家长,就凭一点,我也要为大家点赞,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但你们爱得更理智,你们想通过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影响孩子,你们意识到了家长教育的重要性,这个赞实至名归。
我今天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后,我们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二、为初二、初三做准备,我们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三、起始年级,怎样做好初中生家长?
(一)
初一年级的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就在上周我们的家长会也刚刚开完,又一周的时间过去了,面对孩子的成绩,面对家长会上老师强调的内容,面对孩子在这半个学期出现的问题,我们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事例一:
记得那是初一期末考试,因为研究生课程,我没有判卷就去了石家庄上课,学生期末的分数是在网上自己查询的。成绩出来的第三天,我接到了一个家长的电话,是我们班第一名孩子的爸爸,他说,老师,我想跟您说个事,我认为孩子的语文分给的太高了,应该上不了分以上,下次能不能不给她这么高。我告诉他我没有参与此次判卷,再说判卷是流水封闭作业,提前也不知道是谁的。
要是换做我是家长,巴不得老师多给分呢。这个爸爸怎么还让老师往下去分呢?听了他的解释,我终于明白了,初一进班后,孩子成绩一直没有出过年级前三名,这个爸爸担心孩子分高,是因为老师觉得她平时成绩好,就给分松,爸爸是怕孩子骄傲,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他希望孩子有一颗平常心。真是用心良苦的爸爸。有一次,数学老师考试后要求孩子们写试卷分析,还要求家长签字。检查时,班里很多同学应付,有的甚至没有完成。可是这个孩子的试卷分析足足二三百字,老师说最难能可贵的是孩子数学检测是满分。爸爸的签字不是名字,而是意见。
各位家长,这个爸爸的做法,对我们是不是有所启示?
建议:做孩子榜样,要想孩子做得好,家长要做到孩子前面。家长的做事态度影响孩子的做事态度。
事例二:
孩子:男生,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乐于助人。在家里好耍个小性子,学校老师同学们面前很友善。自制力较弱,上课喜欢摆弄东西,自习课说话较多。聪明,数学成绩最好,初一平时小检测分以上(满分);不爱记笔记,语文、英语平时基础知识听写经常不过关。
事件: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结束,按照惯例我召开了家长会,开会前五分钟我收到一条该生家长发来的信息:“老师,实在抱歉,临时有事参加不了家长会了。下周一回来,一定去学校。”想到孩子最近的表现,我回复道:下周务必来一趟。
我就开始了等待,两周过去啦,始终不见家长来。那孩子的问题怎么解决?(成绩与上学期期末相比,下滑明显。最近一个半月,到校时间非常早,在学校补作业,上课犯困,英语家庭作业没有家长签字,单词听写连续一周不过关。)我需要了解情况,帮助孩子。我拨通了家长电话,“老师,这两天太忙了,实在过不去,过两天吧。”
又一周过去啦,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差,我又拨通了电话,这回我的口气换了,“今天下午,必须来学校。”
家长是被我逼来的。就这样,期中考试家长会结束后第23天,我见到了家长。
“期中考试成绩知道吗?”
“老师我问啦,他就是不给我说。”
“你不看看卷子?”
“他说卷子老师发了,就收上去啦,不让自己拿着。”
当我把成绩单摆到家长眼前时,他傻眼了,“怎么这么差,名退到名啦?”
“最近谁管孩子学习?”
“没人管,他说不用管。”
“最近作业总是没有家长签字,为什么呢?”
“老师,我每天都问他,作业写完没?他说写完了。”
“他说不用签字,老师不让签啦。”
各位家长,看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孩子退步,这个家长的做法对吗?
1.学习上口头监督,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