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南昌历史尘埃中的应天寺

NTV每日新闻

南昌老城区曾经有一段小巷叫“应天寺”,大致是今天系马桩南起东书院街、北至三眼井的一段。年,和进贤门、系马桩、荆波宛在、大井头、羊子巷(部分)、三道桥、章家祠一起拓宽合并统称为“于都路”。年,于都路更名系马桩街。

应天寺这一段路因为这里有应天寺而得名。应天寺是南昌古城最老的寺庙之一,建于唐朝光启元年(公元年)。据说,寺名原本不是此名,究竟何名已经不得而知。相传南昌曾经大旱,久日无雨,寺庙中有名为掬林的高僧祈祷求雨,上天感应而降雨,因此,寺庙改名为应天寺,百姓也称之为掬林寺。每逢如来佛祖的诞辰(农历四月初八日),各寺庙僧众齐聚应天寺开堂祭祀。

据《南昌县志》记载,宋朝末年,“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主持修葺应天寺,给南昌的历史留下了难得的纪念。

文天祥(年6月6日-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公元年,忽必烈改“大蒙古”国号为元,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随后20万元军水陆并进,直取临安。南宋政权一片混乱,度宗死,仅4岁的赵隰即位,为恭帝。谢太后临朝,要各地起兵“勤王”。

当时,文天祥任赣州知州,立即宣传民众,散尽家产,广募资金,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五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反抗元军侵略的戎马生涯。文天祥率领义军赶往临安勤王,升任资政殿学士、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置司馀杭镇守独松关(在浙江安吉、馀杭二县交界处)。但是,江西副使黄万石妒忌文天祥,怕其声望超出,影响自己的仕途,竟然诬告文天祥率领的义军是“乌合儿戏,无益于朝”,致使朝廷令文天祥率部驻守南昌待命。

驻守南昌一年有余,期间文天祥主持修葺应天寺,使之焕然一新。斗转星移,岁月流逝,曾经规模恢宏的应天寺最终毁于民国之初,再后来,因应天寺而得的路名也消失了,文天祥为南昌所做的一点功德也彻底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作者介绍

黎传绪男年12月31日出生汉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地方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省情教育专家、江西省高等院校名师、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小组成员、南昌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10年来致力于南昌地方文化的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我省及全国语言文字界颇具影响。

(编辑:杜薇责编:郭云帆主编:陈旻谢斌)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互助论坛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mj/13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