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
“三分水面四分田”的自然禀赋孕育了
钟灵毓秀、富足丰饶、生态宜居的田园牧歌
南昌县——这里是“江南粮仓”“鱼米之乡”
更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突出提质增效
让农村产业“旺”起来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接二连三”,南昌县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加速现代农业“工”型崛起。
南新乡南昌市政公用生态田园综合体项目集种植、加工、科普教育、特色农商为一体,占地亩,分为高效种养区、加工冷链仓储区、综合服务区。
工控塘南田园综合体项目落户塘南镇张溪村,紧紧围绕农业绿谷、科创智谷、生态悠谷三大板块,以农业产业、文化旅游和田园社区为主要元素,实现一二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煌上煌集团,推动产品原料转型升级,公司坚持坚持绿色生态养殖理念,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近年来,南昌县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主力,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休闲农业大户户、种养大户家、家庭农场家、农民合作社家,拥有“三品一标”企业54家、产品个,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休闲农业大户数量居全市首位。
突出环境整治
让乡村环境“美”起来
黑的路、绿的树,黄色亭台依水建;青的烟、薄的雾,青瓦白墙映眼帘。曾经的省级贫困村黄马乡罗渡村,已成为生态优美、风光旖旎的“山水画”。蒋巷镇柏岗山水灌桥村,门塘清澈,水波荡漾;武阳镇前进徐黄家自然村,一幅产业旺、环境靓、乡风淳、人文美的“忆品乡愁?稻香画卷”徐徐展现。
南昌县共投入资金6.5亿元,启动推进了11个乡镇集镇综合整治改造。投入资金3.9亿元,培育打造了6个市级“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19个小康示范村,14个精品提升点等。投入资金2.73亿元,完成了个一般新农村村点的村庄整治建设,新农村建设覆盖率达82%。
突出脱贫攻坚
让村民生活“好”起来
南昌县牢固树立民本意识,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千万百计改善农民群众生活,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精准扶贫“帮民富”。南昌县强力推进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保障扶贫、金融扶贫、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等9大扶贫工程,扎实开展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整改”、“秋冬会战”等系列专项行动设施改善“解民忧”。南昌县投入1.47亿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18个贫困村共实施各类项目个,完成整治自然村个,改水改厕余户,新建公厕个,硬化村组道路公里,维修改造村小学9所,新建改建便民惠民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室)19个。投入余万元,对18个贫困村进行电网改造,极大改善了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培育文明“新风尚”。南昌县持续推动移风易俗,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全省率先启动厕所、烟头、垃圾分类“三大革命”,大力推进了农村个卫生厕所建设,农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突出污染防治
让乡村生态“优”起来
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南昌县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双管齐下、双向发力,统筹抓好水环境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秸秆禁烧等工作,切实维护一方生态。
围绕“一江带三河、四湖通多渠”的水系布局,南昌县强力推进总投资51.6亿元的水环境治理工程,重点实施了赣江昌南外滩公园、雄溪河综合整治、莲塘河生态综合治理、昌南新城明渠治理等四大水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和小蓝金湖、玉湖、雁沙湖等“三湖”公园建设,县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南昌县聚焦水体水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专项治理了赣江等河湖存在的环境问题,取缔码头11处,取缔清理非法砂场39处,切割非法采砂船只余艘,清理废弃物堆放场23处,关停搅拌站8处,拆除养殖网箱箱。
深入推进秸秆禁烧、绿盾行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污染防治工作。泾口乡、蒋巷镇等农业乡镇,纷纷采取机械化还田方式处理秸秆,积极引导群众在收割机械上配备秸秆粉碎装置。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全县禁养区拆除养殖企业家,关停家,拆除关停面积余万平方米;非禁养区年出栏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户登记备案户,已配套建设治污设施户户,退养(拆除或关停)74户,粪污整治率达%。
南昌县
觉得这篇推文不错
就动动手指点亮右下方“好看”吧
为南昌县加油助力!
南昌县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