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方言赢的了

赢”字的笔画多,不容易记住,所以,小时候经常写错。后来,老师教我们背“亡”“口”“月”“贝”“凡”,从此,就再也不会写错了。“赢”字的意义,原本是经商赚了钱,利钱大于本钱。《说文解字》解释:“贾有余利也。”经商赚了钱,叫“赢”,因此,从古代的博彩到今天的打麻将打牌九打二七王,凡是赌博赚了钱,也叫“赢”。赚了钱的叫“赢家”,赔了钱的叫“输家”。输,本来是“把什么东西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把自己的钱送进了别人的口袋,当然就“输”了、就成了“输家”。对于“输家”,从古代流传下来一句非常文雅的俗语:“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人们都希望“赢”。在麻将桌上,大家都祈盼“德国七星十三烂,杠上开花精还原”。人们都不愿意“输”,甚至忌讳说“输”字。南昌在明朝曾经出过著名的“忠孝状元”舒芬,由于他的老家在南昌县塘南镇梓溪村,所以又号梓溪先生。因为“舒”和“输”同音,所以,那些舒状元的后裔都说他们不姓“舒”,而姓“赢”,他们所居住的村庄叫“赢家盘子”。(南昌县有些地方的人把“村庄”叫作“盘子”)因为“赢”钱是战胜了对手,所以“赢”字的意义后来引申为“胜利”。比如说:经过八年抗战,中国赢了,日本输了。比如说:在前几天的奥运会上,中国的林丹赢了马来西亚的李宗伟,蝉联奥运男子羽毛球单打冠军。再如台湾的著名歌曲,“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南昌人有时说“赢”和战争、比赛等等无关,比如指责某些领导;“做又做人家不赢,哇又哇人家不赢,写更写人家不赢,只会约手划脚瞎指挥。”因为“赢”钱是得到了对手“输”来的钱,所以“赢”字又有“博得”“得到”的意义。比如说:到莫斯科去,坐飞机虽然比坐火车贵,但是可以赢时间。在南昌方言里,“赢”字还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外地人是不容易理解的。比如说:“哇(说)赢哇(话)”。举例说明:某人小学都没有毕业,平时讲话都讲不清楚,但是他却说:“当年恢复高考时,可惜我没有去报名参加考试,否则,考个北大清华都没问题。”再如:“我是没有钱投资,要不然,早就发大财,排名世界富豪榜前三名了。”因为先说了客观原因,确实如此,所以人们不好说他“吹牛”“唆泡”,只好说他“哇赢哇”了。“赢”还有“划得来”的意思。比如,人们常常争论,到底是读没有名堂的末流大学“赢”呢,还是去好的技校学一门好技术“赢”?到底是读“三本”“赢”呢,还是读大专“赢”?是买房子“赢”呢,还是租房子“赢”?是买保险“赢”呢,还是存银行“赢”?对于这个“赢”字还有非常夸张的说法,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南昌市中心的房价大概一千块钱左右,现在涨到了一万块钱以上。人们很羡慕那时候买了房子的人,说他们“赢到天上去了”。南昌人很风趣幽默,把“时间来得及”叫作“赢”,把“时间来不及”叫作“不赢”。人们经常会说:“恰(吃)饭恰不赢,就恰块饼;睏觉睏不赢,就栽下瞌。”“走路走得赢,就不要坐车;公交来得赢,就不要打的。”作者介绍

黎传绪男年12月31日出生汉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地方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省情教育专家、江西省高等院校名师、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小组成员、南昌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10年来致力于南昌地方文化的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我省及全国语言文字界颇具影响。









































新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changshizx.com/ncszy/11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