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严嵩倒台,徐阶取而代之成为首辅。一天,徐阶去看望严嵩,严嵩流着泪跪下向徐阶求情:“老夫命不久矣,希望徐阁老关照我的子孙”。徐阶慌忙跪下满口答应。然而,3年后,严世蕃被处决,严嵩被赶回老家,变成乞讨。
徐阶,年出生,明代中期名臣,在嘉靖、隆庆期间担任10年内阁首辅。
徐阶少年得志,年,年仅20岁便高中探花,入选翰林院编修,成为人生赢家。
然而,高光时刻转瞬即逝,年因反对首辅张璁,被贬黜到福建下基层了。
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基层期间徐阶并没闲着,他开始研究一种文体,青词。嘉靖沉迷于修仙炼丹,多年不上朝,把封建迷信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
每当嘉靖有了关于修仙的创新想法,无论早晚直接把大臣们叫到西苑,当场创作青词。所以嘉靖年间的官员要想进步,除了会拍马屁,青词也要写得好。
徐阶通过模仿嘉靖的青词风格,重新走回了嘉靖的视野。
再次回归,徐阶是不肯依附于严嵩的,因为这时他亲眼看到严嵩斗倒了他的老师夏言成为首辅。
但是,徐阶知道,要想扳倒严嵩,首先要取得他的信任,同时要有扳倒他的能力,另外还要周密部署。
徐阶开始转变了对严嵩的态度。严嵩指哪他打哪,不管严嵩提出什么意见和建议,他都跟着附和,没有任何异议。
为了与严嵩父子搞好关系,徐阶还把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严嵩的孙子。另外,还把自己的户口迁到江西,厚着脸皮与严嵩套近乎,攀老乡。
冬去春来,在权力斗争中,徐阶逐渐有些优势。
年,严世蕃被判入狱,严嵩倒台,首辅的宝座就在徐介眼前,事情已经基本结束。
然而,徐阶担心嘉靖依然眷恋严嵩,为防止严嵩重新回归,徐阶登门探望严嵩,于是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等徐阶走后,严世蕃感慨道:徐老对我们没有坏心。至此,严氏父子还被徐阶蒙在鼓里。
当徐介儿子得知父亲去看望严嵩后,也对父亲说:您受了严氏父子那么多委屈,现在总算熬出头了,不但不找严嵩算账,反而去安慰他们,也太没有骨气了!
徐阶破口大骂:混账东西,你懂什么!要是没有严大人,我哪有今天的地位,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怎么敢这样说呢!
徐阶儿子被骂得一头雾水,然而他哪里知道,徐阶正像一位有经险的猎人,布下了天罗地网,一步步把猎物向网中逼。这种时候,一旦打草惊蛇,就会前功尽弃。
严世蕃被流放雷州途中却私自逃回家,并且大张旗鼓建宅子。
年,林润得知后再次上书,嘉靖大怒,下令逮捕严世蕃,并要求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会审给他定罪从严发落。
严世蕃第二次被逮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都觉得沈炼、杨继盛的冤案可以清白了。
但是,严世蕃非但不担心,还明目张胆宣称沈炼、杨继盛就是他害的。
“三法司”长官黄光升等人更是喜上心头,既然你自己都供认不讳,那就不客气了。他们在奏疏里大讲严嵩父子所作的坏事,如何污蔑好人,而且重提沈炼、杨继盛案,之后把奏疏交给了徐阶。
徐阶看了之后,微笑着夸道:“这件事你们做得很好,文辞犀利,罪名罗列的也比较清楚。”
“但是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诸位”,徐阶突然收敛了笑容,用冷峻的口气说道,“你们的目的是啥呢,是想杀严世蕃,还是要救他?
这么一问把几位司法干部给整糊涂了,红着脸道,“这还用问,当然是要杀了他!”看着激动的各位,徐阶不仅笑出了声:这些罪状可轻可重,稍微活动一下就能全身而退,诸位就白忙活了。
徐阶接下来的举动让他们更为吃惊,这位深不可测的首辅大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奏疏,微微一笑:我已经写好了,你们送上去吧。
三法司官员们忐忑的打开这份奏疏:严世蕃纠集亡命之徒,打算潜逃日本,见南昌仓地有王气,于是大造府第,图谋不轨。
黄光升等人一看,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惊呼:徐阁老之高明,我等望尘莫及!
只见徐阶所写的奏疏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抓大放小,觊觎皇位必死无疑。
徐阶的思维之缜密、考虑之周全、对人性把握之准确,都让人佩服,心生敬意。
正如徐阶所料,嘉靖下令处死了严世蕃,并没收严世蕃所有家产。
从古到今,凡是和谋逆沾上边的死罪难逃。严嵩生命尽头的几年,过得非常悲惨,80多岁的老人,竟然沦落为乞丐沿街乞讨,可即便乞讨,也没有人愿意搭理他,不久便撒手人寰。
两点看法:
一是为人处世考虑要周全。徐阶为了扳倒严嵩,忍气吞声许多年,稳扎稳打,周密部署,尤其最后一击考虑周全,最终报仇成功。
二是为人处世要真诚。与邻为善,多一些真诚,少一些权谋,少一些套路,只有这样才会多喜乐、常安宁。如果严嵩多助人少算计,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